◎王平
甲辰春日,老同学从青州大山里给我捎来一只老母鸡,这只鸡毛色发黄、油光鉴亮,膘肥体健,能跑善跃,拿山里人的话说,这叫“跑山鸡”,我们寿光北洼人喊它“草鸡”“社会鸡”。
同学说,这母鸡是在2000多亩山林里放养的,平常一点饲料都不喂,喝的是山泉水,吃的是活虫野菜。炖炒均可,鸡肉筋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难得的美味佳肴。如此天然无公害的老母鸡,人见人眼热,谁都想吃一口。
忽然一天,我想抓住它,没成想,亡命鸡的求生欲如此之大,它尽展野性,张开双翅,一跃便上了墙头,我拿扫把赶它下来,它又在小院里飞来跑去,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气喘吁吁的我只得作罢。又过几日,山母鸡开始下蛋了。老话说,不杀下蛋的鸡,吃鸡的念头便打消了。
这只山母鸡自打入住农舍院,一直心神不定,不是“咕咕”叫个不停,就是围着院墙总想寻找逃跑的机会,“跑山鸡”的野性暴露无遗。相处了一阵子,我越发觉得母鸡品相好、抗病能力强,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母种,眼下正是不冷不热孵鸡的好季节,何不再买只上好的公鸡给它配对,让其“生儿育女”?思来想去,我主意敲定:就这么干。
正逢营里大集,我急三火四跑集上打量如意的公鸡,挑来选去却空手而归。次日逢邢姚大集,我相中了一只膘肥体壮,个头高大、毛黑油亮的大公鸡。
刚把黑公鸡撒到院里,它就被山母鸡吸引了,只见它脖子挺、眼发直,突然,翅膀一张,两腿一蹬,“咯咯”叫着追起了母鸡。几个回合下来,这只公鸡终于心想事成。自此,它俩成双入对,吃食你谦我让,真正成了你侬我侬的好伉俪。
自从公鸡招赘后,山母鸡也有了精气神儿,产起蛋来,连珠炮一般,一天一个。产蛋的日子持续过了大半个月,母鸡突然开始趴窝,很少出来觅食,邻居说,母鸡当起了“抱鸡婆”,我听了好生欢喜。时间飞逝,转眼间,三周过去,但见毛茸茸的小家伙们一个个破壳而出,我数了数,整整七只鸡宝宝。没过三五天,这些小家伙身子硬棒了,母鸡便率领它们四处觅食。每逢发现一点可吃的食物,母鸡“咕咕”叫着,啄一啄食物,马上放下,让孩子们吃。每天鸡宝宝吃得肚儿圆,可母鸡却日渐消瘦。它还不厌其烦地教宝宝们怎样啄食,怎样自我保护……
母爱无边,在山母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逢有动物凑近,或有什么动静,母鸡立时警觉起来,“咕咕”地呼唤宝宝们马上集合到它的身边来。有只鸡宝宝自打出壳就身体羸弱,平常一直耷拉着翅膀。有一天大雨过后,我凑近鸡宝宝,数来数去,就缺那只体弱的。过了不久,当我给鸡宝宝们撒放食物时,才看到那弱鸡宝宝从母鸡翅膀底下钻了出来。原来,母鸡怕鸡宝宝发冷,一直用自己的体温为弱孩子取暖。
鸡宝宝在母鸡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仅几个月,就长成了活蹦乱跳的成年鸡。眼下,在山母鸡的繁衍下,产蛋鸡由一只增加到五只,等到来年,“母鸡婆”又不知带来多少儿女,我说不准,但我心中有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