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文/图
在社区广场上有一幅由社区居民、孩子共同创作的潍坊市特色地图,广场一侧建有家风亭,广场文化连廊内设有“社区好人”事迹展板,绿化带内有社区“新时代美德少年”事迹展示牌,社区内还有各类活动室、心理辅导室、儿童书社……11月7日,记者在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看到一幅生动的社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图景。
近年来,金都社区以培养“三有五全”少年为目标,以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重点,聚焦“教育焦虑”、青少年犯罪等社会焦点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创造良好环境。
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共同体
金都社区辖区面积0.6平方公里,共有居民7428户、1.4万余人,属于高密度人口城市社区。18岁以下未成年人有2946人,占比21.3%,其中0至6岁815人、6至12岁1083人、12至16岁514人、16至18岁534人,未成年人数量多、占比高。围绕构建行之有效的全环境立德树人社区生态,金都社区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并取得显著成效。
社区成立由辖区相关职能部门、公办学校、职业院校、民办培训学校教师和居民志愿者等157人组成的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共同体。同时,与学校共同梳理未成年人、家长志愿者、教师志愿者“三张清单”。通过学校推荐、个人自荐、居民自愿的原则,成立由41名家长为骨干的“小雏菊”成长护航队以及由教师志愿者组成的“星火”志愿服务队,为社区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社区还与周边五所学校、社区内15所民办培训机构达成共建协议,共享运动场、心理辅导室等多个功能空间,开展艺体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王翠翠介绍,今年4月份,街道和社区共同整合辖区资源,组织举办了风筝艺术节,没花一分钱,把各学校的体育场打造成了社区居民家门口的放飞场,赢得居民广泛点赞。
社区还建立社校家联席会议机制,共商共议育人事宜,相关学校校长每年到社区对居民进行一次工作述职。落实“双报到”“双报告”机制,社区党委定期向辖区教育部门递交学校的社会责任清单报告,向学校党委递交老师的社区志愿服务清单报告。同时,建立起“一创四得”志愿服务激励机制。
多方共育绘就社校家“同心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补齐家长缺乏专业教育知识的短板,金都社区通过链接相关专业领域人才、相关专业教育机构,开展各类专业教育课堂,培养懂营养、会教养、能培养的“三养父母”。
此外,社区通过开展底色教育、底蕴教育和底线教育培根铸魂,帮助社区的孩子健康成长。金都社区党委书记王致娟介绍,社区持续开展红色文化课堂,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格。同时,不断开展法制、安全、抗逆力等教育。今年以来,社区已开展相关活动40余场,1473人受益。
金都社区社工还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三大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整合资源系统推进关爱未成年人工作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王致娟介绍,以社区方法为例,他们充分发挥社区党委在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中所扮演的倡导者、组织者、践行者角色,链接“趣阅书香”等36个社会组织,为孩子们提供专业化、项目化、特色化、精准化的社区照顾和社区教育,得到居民普遍肯定。
王致娟介绍,社区还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以“线下活动+线上直播”的方式,直播宣传亲子教育、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内容,家长夜校观看直播人数达1281人。
为社区治理增添澎湃的内生动力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而人是最大的环境。金都社区高度重视社区氛围的营造,努力为全环境立德树人增添内生动力。
社区通过选树“好家庭”弘扬“好家风”,每年开展“好夫妻”等“好”系列评选活动,社区的邻里关系、家庭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和谐。此外,社区的创建“微基金”传递“微幸福”活动,实施社区慈善微基金帮扶关爱,五年来募集社会资金近百万元,对因病、因意外造成的困难家庭进行帮扶。金都社区“星辰行动”优秀大学生激励基金已开展7次资助学生活动,受益学生达44人,首次受益者如今已成为志愿服务的引领者。
同时,社区还开展培养“小公民”争做“小先锋”活动,培养未成年人公民意识、责任意识和社会行动能力,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牵小手”的全环境立德树人行动,吸引200余名未成年人参与“雷小锋”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社区治理、文明创建、公共安全等社区工作的各个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小小楼栋长、文明小使者、安全小卫士等成为社区生活的最美风景,有力助推崇德向善、邻里守望相助的文化社区建设。到目前为止,金都社区没有一起霸凌事件投诉,也没有发生一起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