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区重点项目建设拉满“进度条”

155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

(2024年11月1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海化骊潍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资料图片)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菲 通讯员 袁明国)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建筑工人忙碌作业……日前,在滨海区各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处处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景象。目前,滨海区155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已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3%。海卤水淡化、昌林海工装备等12个重大项目接续开工建设,以推进重大、重点项目落地和加快建设为抓手,滨海区全力冲刺四季度。
  走进山东海化骊潍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紧密协作,切割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首激昂的项目建设“奋进曲”。据悉,该项目3月份完成立项,4月完成了“三通一平”和规划调整工作,5月18日组织全部单体同步开工建设……实现了项目建设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的滨海速度。“我们这个项目占地120亩,新建厂房、动力车间、中央集控室、仓库等,新购置生产及辅助设备620余台套。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山东海化骊潍新材料有限公司工厂负责人李仁华说。
  今年以来,滨海区着力布局一批新赛道、新链条、新主体、新集群项目,通过集聚优质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集群,助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聚能蓄势。其中,高端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是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主要建设小宗农产品加工交易中心和跨境电商产业基地,打造集贸易、仓储、加工、包装、展示、配送为一体的供应链智慧产业园区。“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屋面防水、室外道路施工,今年年底一期一标段建成,全部项目计划明年10月份建成投产。”高端智慧供应链产业园项目经理毛武魁说。
  从招商到落地,从谋划到建设,如何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够高效、规范运行,发挥最大效益。滨海区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深入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持续推行“帮代办”服务改革,实施项目审批流程再造,多项业务实现“一次办”“网上办”“一窗办”,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用好服务企业专员、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机制,扎实开展“遍访企业”“我为企业找订单”“我为企业拓市场”等活动,持续推出原材物料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系列便企惠企活动,形成扶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一个个重点项目,为滨海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我们围绕项目签约、手续办理、开工、投产等,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机制,实施清单化管理,滚动推进项目建设,续建项目领跑增效、新开工项目提速冲刺、前期项目加速落地,推动形成接续落地开工、连续竣工投产的梯次发展格局。”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大项目服务办公室主任袁西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