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贺德良
通讯员 刘祥芳
从临朐县城出发,沿着宽阔平整的省道临历线S317行驶十几公里,在公路旁看到有一条四五米宽的沥青路,这里就是通往临朐县五井镇隐士村的入口。隐士村是一个藏在临朐、青州、博山三县交界大山里的“大村”,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由十个自然村组成,顺河依山居于全长6.5公里的两山夹峪之中,错落有致,山间种植着密密麻麻的柿子树。
记者在隐士村看到,平整的柏油路蜿蜒而上,公路北侧是一排排标准化的柿子晾晒房,每到柿子丰收的季节,大批量的柿子都被运送到这里,打工者快速摇动手里的机器,一个个柿子被削皮后制作成柿饼,柿饼已成为隐士村的支柱产业。
然而,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很长一段时间隐士村的柿子并不为市场所知。山区要发展,道路必须通,转机就在出村的道路上。近年来,随着公路的通村入户,该村的出村道路从最初只能推车到能进三轮车,再到货车也可以畅通。道路通人气旺,世外桃源般的“隐”和山野鲜香的“柿”相互融合,起到了良好的化学反应,助力“隐柿”走出了层层叠叠的大山。“以前交通条件差,外地客商不愿来,村民晒好了柿饼也卖不出去。现在好了,村里的沙土路变成了柏油路,与外面的公路连起来了,拉柿饼的大货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再也不用犯愁柿饼运输的事了!”村民赵伟兴奋地告诉记者。
“俺们村建成了省内最大的柿子晾晒棚,全村年产柿子600余万公斤,可产出柿饼200万公斤。”隐士村党支部书记自豪地说,“如今,我们村的柿子已经远销日韩,全年销售额过亿元,村民人均增收过万元。”如今隐士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柿子产业龙头村,随着柿子产业发展,带动了村内柿子酒、柿子煎饼等一系列柿子加工产业的兴起,全村已发展柿子酒加工作坊3家、柿子煎饼加工户30余户、集中加工点2处。同时借助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大好时机,该村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和特色种植,建成集农业科普、自然科学、乡村体验、山地运动、人文教育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千晨研学基地,成为著名的“网红打卡地”。如今,城里人凭借便捷的交通周末来此,逛古村、游山色、住民宿、品柿饼,已成为深秋季节的常态。
村民赵万英一家深切地感受到了山村的变化。农闲时,她在村里民宿做客房清洁、客服等工作,月收入2500元;农忙时,她们家的100多棵柿子树可以带来不菲的收入。“乡村旅游带来了人气,也带火了山货。眼下是我们最忙的时候,人力不够还要外聘劳力,摘柿子要搭梯登高,柿子刮了皮上了霜还要做成柿饼,方便运输,也更易销售。”她高兴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该县以“修建一条公路,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全力实施好“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目前,在全县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为群众带来了真金白银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