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拧成一股绳 乡邻变成一家人

(2024年11月1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洪明
      通讯员 刘骋 文/图

  11月10日,在寿光市稻田镇西稻田村村北的蔬菜大棚区内,多台挖掘机、推土机正在施工作业,有的大棚墙体已经建成,焊工正在焊接大棚进出口龙骨架(如图)。这是西稻田村与各联建村庄倾力打造的共富片区,他们打破村级界限,统筹各村资源,统一流转土地,建设高标准蔬菜大棚,推动了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稻田新村党总支书记董军海说,跨村联建共富园区计划改造老旧蔬菜大棚3000亩,一期工程1000亩,这里4个月前还是老旧大棚,正是跨村联建,让新式大棚改造步入发展“快车道”。今年7月,稻田新村党总支成立,西稻田村、张家营前村、张家营后村、李家营村4个村党支部组成区域党建联合体,相连相通的几个村子统一组织流转土地,统一组织拆除,统一成方连片规划建设高7米、宽24米、长230米的高标准蔬菜大棚,配有自动卷帘机、自动放风机、水肥一体机、轨道运输车等现代化设施。
  在西稻田村委办公室,不断有村民前来询问购买或承包新式蔬菜大棚事宜。村民姚子军说:“村里多数蔬菜大棚使用近20年了,因为面积小,许多新设施、新技术难以采用,采光、保温等条件也有限,已经没有竞争优势,种植户早就盼着改建了。我在外面打工没有时间种蔬菜大棚,就流转给村里,每年租金也是笔不小的收益。”
  现下,西稻田村刘双芹的蔬菜大棚里葱绿一片,黄瓜错落有致地挂在蔓上,格外诱人。这个黄瓜和普通黄瓜不同,每个黄瓜长度不到10厘米,吃起来口感脆甜香味浓郁。刘双芹说:“这是稻田新村党总支牵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选育黄瓜新品种‘西玲萃’玉指黄瓜,丙醇二酸含量是普通黄瓜的10倍,广受市场好评。这是为明年村里新式大棚投入使用试种的新品种,我们都盼着新式大棚尽快投入使用,既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提高种植效益。”。
  为做大黄瓜产业,以西稻田村为龙头成立一园春共富公司,推行“共富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综合配套合作社、乡村振兴展厅、蔬菜分拣中心、蔬菜精深加工车间、农资超市等发展主体。西稻田村党支部副书记李培亮说,随着高标准蔬菜大棚建成,村里一些30岁左右在外打工的青年回到村里,要购买新式大棚发展蔬菜产业,成为“新农人”。
  “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蔬菜产业项目发展。以‘近邻力’推动‘微治理’,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李家营村党支部书记李安永说。
  稻田新村党总支以服务群众作为落脚点,结合联建村庄布局规划,支持联建村集中开展民生服务大集、饺子宴等惠民活动,为联建村党员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实现了从利益联结到情感融合、风貌融合的有效转变,有事大伙一起商量,有问题大伙一起解决,跨村联建片区的乡亲们过得越来越像“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