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物业+居民”催生社区治理蝶变

(2024年11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修好之后的路真是通畅。”“这下出行更方便了,社区真是为咱们干了一件大好事。”……11月20日,记者走进奎文区广文街道松鹤园社区十四甲小区,听到的都是居民对新修道路的赞许,感受到的是居民源自心底的幸福。
  十四甲小区仅有一栋楼,共71户。多年来,小区一直由社区兜底服务,直到2023年初,社区党委实施“社区+物业共同体”模式,引进辖区山东海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进行托管。物业的收入仅能维持保安及保洁工作人员的日常开支,也没有维修基金可使用,导致该小区院内地面坑洼不平、路面破损、排水不畅等问题一直无法得到解决。小区内大多是老年居民,出行不便,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如何破解修路难题,社区一直在努力。为进一步加强网格治理,解决好小区路面整修工作,松鹤园社区积极链接资源,破解小区修路难题,并多次入户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组织小区“红三长”反复召开会议,商讨维修方案。
  为有效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近年来,广文街道秉承“大物业”理念,打造社区、物业、居民共同参与的治理共同体,大胆开展小区破壁、片区管理,争取社会资源进行有效衔接,实现了横向化零为整、纵向延链服务,人财物更集约、管理服务更高效的治理共同体新格局。
  聚焦老旧小区管理难题,坚持社区牵头进行综合治理,理清社区、物业、居民三者关系,按照“共同缔造”理念,夯实物业共同体民心基础。由社区党委主导小区物业选聘、收费、服务全过程,对于老破小、市场化物业不愿进入的小区,大胆破除壁垒,扫清障碍。居民深度参与,做好“主人翁”。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选出“三长”队伍,充分发挥熟人社会优势,搭建社区、物业和居民连心桥。物业轻装上阵,做好“好管家”。通过社区、居民参与,降低物业进入难度。健全“三长”队伍参与物业管理机制,坚持联席联办,定期开展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三长”队伍、物业公司联席会议,从知情、参与、监督三个方面保证“三长”队伍参与权利。积极探索推动“按质论价、协商定价”,鼓励业主与物业企业进行协商定价,设置“小区明白账”,提供“菜单式”服务标准,制定差异性服务项目,实行“一栋楼一方案、一单元一标准、一住户一协议”。
  “我们将辖区的25个居民小区,按照地域划分为5个管理范围,让18户的老旧小区与180户的高层小区合并管理,采取‘肥瘦搭配’模式,将无力设置保洁、保安、维修等服务岗位的‘迷你小区’与邻近的物业服务较全的小区合并,实现资源与管理捆绑打包。”文化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古娜介绍。
  广文街道将老旧小区“隔墙而治、孤立管理”转变为“破除界限、统一管理”,用“一揽子”的小区“算总账”,形成规模效应,实现物业进得来、留得住。实行全域片区联建,实行全域“片区联建”,集约化管理成本、规模化管理区域,形成帛方东、南胡、九号大院等9个老旧小区“片区管理群”。以社区为单位进行资源匹配,支持有实力的物业企业通过兼并整合,统一管理在管项目周边的老旧小区,最大程度发挥资源整合效率。广文街道针对中心城区典型的“停车难”问题,开展“潮汐停车”专项计划。推动国税小区和世纪环球中心“联姻”,把国税小区固定数量的停车位向环球中心商户出租,提供白天8小时的使用权,既解决了超高层楼宇停车难问题,又实现了老旧小区收益增长。
  广文街道通过党建带共建,从化解收费率低、信誉度低、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出发,多种途径开展增容服务,增加社区、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紧密性,同时对物业进行反哺,形成多赢局面。抓好向上协调对接,调动更多社会资源资金投入到老旧小区。各社区积极组织共驻共建单位、“双报到”单位、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等进行老旧小区帮扶共建。引导物业企业牢固树立“物业+”理念,积极探索推进“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由各社区拿定增容服务方案,物业进行配合,共同服务居民。成立社区社会企业,在物业服务方面拓展服务范围,实现有效造血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