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

创新人才培养思路 打造“1+X”育人模式

(2024年12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张娣 苑霞霞

  今年以来,为培养创新时代人才,拓宽人才培养路径,潍坊科技学院计算机学院党支部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红心引领匠心,e心向党”的党建品牌为引领,通过学科建设、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多元素教育方式,构建优化人才培育新格局。计算机学院通过多角度开展学研结合、产学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精心构建了“1+X”协同育人教育教学模式。
    思想引领新高度,红心育人增动力
  计算机学院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品牌的引领作用,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分项目的教育方式,如院长讲方向、博士讲专业、导员讲思想、导师讲规划等,创新主题教育模式。
  同时,通过“三下乡”、红色教育研学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党的全面认同,厚植家国情怀。此外,党支部还深入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色基因”等爱国教育工程,提升党建工作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四位一体”新机制,匠心培养提品质
  计算机学院党支部秉承“人人有目标,个个有方向”的育人理念,实施全过程育人,有针对性地规划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以实现全方位育人、全面成长的目标。通过探索“博士+支部”“典型+支部”“导员+支部”等工作模式,广泛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基层党建融入业务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学院党支部积极推进学科专业、课程结构与时代发展的进一步融合和优化。计算机学院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大数据)产业人才基地”建有“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潍坊市农蔬区块链重点实验室”等多个新一代信息技术科研平台,拥有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山东省优势特色专业2个,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门。
  同时,党支部切实落实育人“一把手”工程,搭建管、教、赛、训“四位一体”育人管理机制,以“启明星”辅导员工作室为平台,通过一、二课堂融合并举的培养模式,稳步提升育人质量。
    教育教学新面貌,就业渠道拓规模
  计算机学院党支部充分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组织党员教师开展教学研讨、课程创新等活动,探索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设立“党支部+企业”联合实训培养项目,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同时,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在教学和就业指导中发挥模范作用,并建立就业信息反馈机制,调整就业指导和服务策略。学院在科研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王学伟教授团队荣获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多位老师成功立项省部级课题,在第十一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中,学院获得国家级特等奖和二等奖。
  计算机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统筹谋划育人体系,协同辅导员、专业导师、工程师“三师”力量,肩负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响应国家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探索并实施“1+X”育人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逐步构建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