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谈

聚焦项目“主战场” 深耕工业“主阵地”
以新型工业化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青州市委书记 宋伟伟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青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上项目、促升级、扩投资、强保障,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1至10月份,规上工业27个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产值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到77.8%,规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196.5亿元、同比增长7.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
  夯实项目支撑,筑牢新型工业化“硬基础”。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力抓手,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总量,全力攻坚305个过亿元项目,总投资1605亿元,1至10月份,省级重点项目纳统投资额61.4亿元,投资完成率141.6%;32个实施类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3亿元,投资完成率列8县市第2、14县市区第2。坚定不移优存量、提质量,弘润石化投资40亿元建设绿色高性能特种化学品项目,3年内冲击2000亿产值目标;投资50亿元的润龙风电,成为国内最大的海上风电发电装备产业基地;投资20亿元的尧王生物医药,聚焦海洋生物药品研究,将有力推动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加速产业升级,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引擎”。锚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含金量”“含新量”。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百企技改、百企转型”,135个技改项目完成投资70.5亿元,世和动力等3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城市重点项目,数量居全市首位。62家企业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增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43家、总量达84家,数量均居全市首位。一手抓新兴产业谋篇布局,大力培育无人机、航空航天、半导体、新能源、工业母机5条产业链,耐威航电产业园入选省特色航空航天产业园区,晨宇电气深远海风电升压站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坦博尔、华诚高科等4家企业入选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79.8%、居8县市首位。
  突出内联外引,厚植新型工业化“新动能”。坚持把招大引强作为工业发展突破口,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加大行业引领型、链条填补型、新兴成长型项目招引力度,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注入新动力。制定18条产业链招商图谱,赴日韩、东南亚、北京、福建等地开展招商100多次,与天津大学合作的锦宇新材料项目,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的三威慕上智能制造中心项目,与农科院合作的马克西姆生物科技,与东风集团合作的世和动力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比亚迪合作的建富新能源齿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接续落地实施。1至10月份,认定新签约项目79个、新立项项目70个,数量均列全市第1位。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新型工业化“软实力”。坚持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新质生产力发展沃土,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对所有省市县重点项目,全部落实县级领导和专班包靠,持续深化遍访企业,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全方位强化要素保障,出让工业用地173宗、3324亩,助推云门酒业生态酿造新园区、新松机器人等11个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创新重点工业项目“拆完即挂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平均审批时间压缩2个月以上,入选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揭榜挂帅”试点。全力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推出39项“一件事”服务项目、792项“免证办”事项清单,蝉联全国城市营商环境创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