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瑗 通讯员 李宝军
丰收图景,从一粒良种开始。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作为农业大市的潍坊,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一批标志性成果国际领先,澎湃着乡村振兴“芯”活力。
振兴种业,久久为功。为进一步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2021年6月,潍坊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现代种业振兴行动,一些基础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均实现新突破,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种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一粒粒良种生根发芽,打下了坚实的丰收基础。近年来,潍坊聚焦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联合攻关、企业扶优、基地提升,创新攻坚、加力突破,现代种业创新发展成果斐然,推动现代种业迈上新台阶,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绘就一幅五彩斑斓的壮美丰收画卷。
加强种质保护 夯实种业自主创新基础
种质指生命体内的遗传物质。不仅是种子、枝条、根茎,甚至是用试管组培出来的植物细胞,只要包含不同的基因性状,就是一份独特的种质资源。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如何筑牢种质资源库“压舱石”,让种业装上越来越多的“中国芯”?
种质资源既承载着乡情,又是育种创新的“潜力材料”。潍坊深入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建立种质资源信息保护名录,提交国家库种质资源533份,潍县萝卜、青州银瓜、寿光独根红韭菜、昌邑大姜、寿光鸡等一批独具地方特色的种质资源得到抢救性收集和开发利用,让古老的地方品种再次焕发活力。
依托市农科院建成市级公益性种质资源库,入库粮食、油料、蔬菜等种质资源3341份,面向全市种业科研企业开放共享,进一步丰富了种业科研材料基础。
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建成全省最大的蔬菜种质资源库,收集茄科、葫芦科、十字花科等种质资源2.5万份。
市农科院、寿光蔬菜种业集团、山东华良种业、华盛农业集团入选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我市创建寿光鸡、沂蒙黑山羊、中华蜜蜂3个省级保种场,畜禽保种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保存种质资源3.4万份。未来,我市将持续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力度,科学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改良现有种质资源,创制一批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新种质和育种中间材料。
开展联合攻关 破解种业发展难题
种业是典型的高科技产业,创新是现代种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如何激荡种业发展的源头活水,打造种子“农业芯”格局?
农业科研院所是优良新品种选育推广的重要技术力量。我市积极搭建科企桥梁,坚持企业为主、突出优势、补齐短板、自主创新的原则,鼓励种业研发企业与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育种研发联合攻关,组建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禾本科、瓜类等10个科研创新团队,明确育种攻关方向,重点解决种业发展关键技术难题,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科研育种成果转化按下了“加速键”。
市农科院于海涛团队选育的潍麦12小麦新品种,成为潍坊市首个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
三年来,我市种业科研取得丰硕成果,共创制种质资源1725个,培育新品系452个,审定小麦、玉米、大豆等新品种24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380个,登记品种达到323个。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西瓜属超级泛基因组图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在潍坊市种业创新团队项目支持下,已经育成西瓜新品种7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7个,这些品种已经在全国25个省、市、区示范推广。在2024年1月海南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南)国际西甜瓜产业发展大会上,研究院、省实验室7个西瓜品种获奖,独占4个组别中的3个一等奖。
潍坊种业振兴企业骨干力量加快成长华盛农业圆葱育种实现国产化,杜泊羊-湖羊杂交肉羊新品种育种研发稳步推进,市农科院芦笋、华良大白菜、华盛西葫芦、白萝卜等作物商品化育种全国领先。
今年11月,山东永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批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作为一家多年来深耕蔬菜育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永盛农业先后培育推广蔬菜新品种近300个,取得植物新品种权及品种登记113个,累计推广蔬菜良种300多万亩,实现社会效益600多亿元。其中,豆类蔬菜育种水平全国领先,自主培育的“永盛先锋”“盛丰一号”等扁圆型菜豆品种,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盛甜”“盛辉”系列辣椒品种和“盛粉”“盛美”系列番茄品种,综合性状超过国外同类品种,实现了高端蔬菜品种的国产化。
提升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种业振兴插上了创新之翼。我市将发挥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等科研协同创新平台作用,支持种业企业与优势教学、科研单位建立种业创新联盟,重点解决种业科研关键技术难题,确定关键育种科研方向,引导种业企业构建完善商业化育种体系,计划两年内育成农作物新品种50个以上。
建设生产基地 提升种业繁育推广水平
春耕、夏耘、秋获,一粒种子,长于天时、聚于民力。种业基地是良种保供的“压舱石”。如何做大做强良种繁育载体,打造良种繁育的潍坊“国家队”,引领深入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我市科学规划种子繁育基地区域布局,支持种业企业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等方式,建立相对集中稳定的生产繁育基地,不断扩大良种繁育规模,建成一批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种业繁育基地。
我市已建成省级以上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5家。其中,临朐县获评农业农村部国家级大白菜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面积1.8万亩,年产量300万公斤;寿光市被列为国家《种业振兴行动方案》蔬菜种业创新基地,获评农业农村部国家级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基地面积1万余亩,年生产蔬菜种苗16亿株,销往全国27个省、区、市。
目前,全市共有种畜禽场183处,一级(祖代)以上的高代次种畜禽场29家,全面覆盖猪牛羊、鸡鸭鹅等主要品种,基本形成了以原种选育、纯种扩繁、杂交繁育、商品生产为主的良种繁育体系。
诸城市东泽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胜伟牧业有限公司、临朐山夫园食品有限公司沂之源养蜂场3家企业成功创建为第三批省级核心育种场(良种扩繁推广基地)。高密六和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国产品种中新鸭父母代扩繁基地,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商品代鸭苗5000万只,诸城外贸祖代种鸡场被评为省级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
我市鼓励大型优势种业企业整合资源,做大产业规模,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高效联动,种源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强化政策引领 助力种业企业做大做强
企业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主体,是推动种业资源、人才、资本在市场中有效配置,实现优质品种持续产出与推广的中坚力量。如何强化顶层设计,壮大种业振兴的骨干力量,推动种业发展?
我市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支持种业科研创新、企业做大做强,对符合国家研发标准的种业企业给予贴息补助,对获得“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国家级AAA信用种业企业的给予财政奖励。
目前,我市共有农作物国家阵型企业2家,占全省的25%;农作物种业持证种业企业由2021年的112家发展到329家,占全省的30.4%;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由1家发展到5家,占全省的29.4%;种子进出口企业由3家发展到6家,占全省的18.2%;全市种业企业营业收入由2021年的16.03亿元到目前的18.79亿元。
今年是国家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下一步,我市将把种业摆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导环节和核心位置,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科企联合攻关行动,培强做大种业企业,提升良种繁育基地水平,持续发力,让种业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任务更加明确、成效更加显著,促进我市种业产业飞速发展,进一步巩固我市种业产业的领先地位,为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贡献潍坊智慧与力量。
育新种、制良种,让更多好种子在潍坊大地破土而出。而播撒粒粒良种,又孕育着更好潍坊新的丰收希望,为粮食安全筑牢种业基石。
(本版图片由潍坊市农业农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