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新崛起,依靠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业力量。青州是传统工业大市,“传统”一方面表现在基础扎实、体系完备,另一方面则意味着还有巨大的提档升级空间。为此,青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持续优化科技服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硬实力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1至10月,青州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4.97亿元,同比增长7.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9.8%。
产业向中高端跃升,需要在创新上保持分秒必争的紧迫感。是否有新转化的科技成果落地,是否有源源不断的新力量加入,是否能以新技术节约更多的生产成本?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是这些问题最好的“答卷人”。
雄鹰轮胎(青州)有限公司拥有全国首家轮胎行业数字孪生工厂,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智能制造系统的贯通,能进行全工序智能目视化管理。车间大大小小的屏幕上,一串串数据实时反映了每一个生产环节的细微变化,每一道工艺流程的精准执行,以及每一个库存区的物料流动。在这里,数据成为核心驱动力。借助数据,雄鹰轮胎客户订单直达率提升35%,生产效率提高15%,数据流转实时性提升6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5%,能源利用率提高8%。
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瞪羚企业……这是山东晨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底气。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节能高铁牵引变压器已经被应用在国内多条高铁线上,实现了全国民营企业生产的高铁牵引变压器在高铁线上挂网运行“零”的突破。每一年,公司都会追加研发投入,不断刷新新产品推陈出新及迭代频率。目前,公司的“深远海大容量绿色智能化风机变压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已入选省技术攻关项目,吹响了冲向发展新高地的冲锋号角。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新的消费需求不断涌现。传统制造业需要向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消费品工业企业因为直接面对消费者,更需要“新”意十足。食品、服装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核心,通过科技创新赋予产品更多实用功能,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产品供给提质升级。
酿酒称得上是一门“古老”的技能,云门酒业也是一家历史悠久的老牌企业。越是老字号,越是“不服老”。走进新建的酿酒六车间,润粮、装甑、蒸馏、摊晾等酿造生产工序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智能化,可以保障酱酒酿造品质的标准化及稳定性,与传统手工酿造班组相比,生产效率提高了1倍以上。在“智慧工厂”目标的引导下,云门酒业加快了智能化改造步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力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创新,有时候来源于企业久久为功的恒心与毅力,也得益于企业常变常新的研发能力。近年来,消费呈现“线上爆发”趋势,激增的订单也给很多消费品工业企业带来了供应链压力。破解难点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科技。
从年产50万件到年产500万件,坦博尔用25年时间,回答了“持续的创新投入能带来什么”。坦博尔智慧科技园内建有智能物流基地,是行业内最先进的物流中心之一。依托强大数据分析能力,通过精准的市场需求预测,确保了订单的高效处理和快速配送。不仅如此,企业设计、研发、生产也在园内实现了一站式完成。“效率”是科技赋予坦博尔的新能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助力企业实现了对传统生产方式的颠覆。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在于将技术“变量”转化成高质量发展的“增量”。把创新落实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先打开市场需求局面,再进一步带动社会资金,最终实现对全产业链的拉动。不管是制造业企业还是消费品工业企业,想要满足对于战略上的升级转型,最终的结果必然是科技重投入。
(潍坊日报社调研采访组成员 高文 尹莉莉 薛静 石莹 方文婷 摄影 巩建国 宋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