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发展
新质生产力这篇大文章

(2025年01月0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玉宏 郭婷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寒亭区(经济区)立足区域发展优势,从做好产业升级、做强政产学研协同、做优营商环境入手,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做好产业升级文章。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寒亭区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只有走深度转型升级之路,积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催生出传统产业的新质生产力,才能重塑竞争新优势。寒亭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引导本土企业提能升级、数转智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实施种业创新攻关行动,推动智慧农业园区落地,加快数实融合以推进传统产业全链条发展。二是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作为引领产业升级和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效能更高,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价值高端、前景广阔等特点,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寒亭区瞄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赛道,精准布局,以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持续加大“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力度,坚持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融互促,特别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持续推动全区装备铸造技术革新,实现装备制造业从铸造到制造、再到“智造”的转型升级,同时抓住华全动力等企业入选市级产业链链主优势,形成集约高效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做强政产学研协同文章。政产学研协同是一种综合性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催化和推动作用,其通过政府为主导,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优势资源,共同开展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等活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寒亭区聚焦产业发展方向,深入实施“一产业链一博士团”行动,建立人才与技术需求双清单,采取“揭榜挂帅”与“定向委托”机制助企纾困,健全完善常态化、精准化校地企合作交流机制,采取“全职招+柔性引”“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以“产业专班+企业”的形式走进“大院大所”开展招才聚智系列活动,线上搭建“政企通”惠企惠才服务平台、数字化人力资源产业园,线下组建人才服务联盟、产业链人才服务专班,让更多人才、技术、项目等创新资源在寒亭聚集转化,为全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做优营商环境文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打通优质生产要素流动的堵点卡点,形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生产关系。而推动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基础要件之一,就是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对于地方发展而言,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寒亭区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组合拳”,不断提升服务企业质效,推进企业服务专员制度,积极为企业解难题、找订单;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突出要素保障、优化创新项目审批流程;强化科技金融支持,创新科技型骨干企业“白名单”机制,上线运营“寒亭企业金融赋能平台”,畅通科技助企、金融赋能主渠道,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流向新产业新赛道,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本区新质生产力成长沃土。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 寒亭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