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创新改革
提升创新效能

(2025年01月0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凯航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要求,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的关键举措。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加快科技创新系统部署了一系列改革任务,这些都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强化党建引领“聚合力”,助推科技创新“加速度”。坚持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科技创新事业中。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决扛起在科技领域为党工作的职责使命。在制定科研发展规划、重大科研攻关计划时,自觉同党中央建设科技强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勇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第一梯队。建立“放管服”清单,明确不同层级项目长、专家权责,加快破除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科研人员队伍活力。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科学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围绕科研项目的课题申报、组织推进、成果转化等,细化完善党支部参与决定重要事项决策清单,强化对攻关项目的跟踪管理、综合协调和服务保障,确保项目运作各项任务抓实落地。
  注入产业发展“强心剂”,实现数字成果“稳落地”。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成效十分显著,为稳定宏观经济增长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加速器”和“稳定器”作用。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突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瓶颈,促进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力,特别是数字科技创新蕴含的强大动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要鼓励传统行业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推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能传感等各种先进技术在传统产业上的融合运用,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数字产业化是产业数字化的技术基础。数字产业的发展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要聚焦发展重点,集中力量破解影响数字产业化的关键难题。一方面,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另一方面,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要完善“成果产生—孵化培育—熟化落地—发展壮大”全链条转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生态,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肥沃之土中成长成参天大树。此外,要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坚持创新驱动为牵引,着力在推进数字技术新突破、壮大数字产业新能级、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培育数字应用新业态、释放数字赋能新价值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扎实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数据科学“驱动力”,解锁基层治理“新模式”。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与支柱,要统筹推进基层电子政务发展,推动基层政务信息化共建共用,提升跨部门协同治理能力。一方面,要保证科学技术“不变质”,坚持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人民性方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提高政务服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总结推广“最多一次”等改革经验,打造“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另一方面,要激发数据科学“驱动力”,充分分析基层治理数据,利用平安状况“晴雨表”、社会风险“预警器”,精准发现基层治理短板和城市安全漏洞,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作者单位:奎文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