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张同波 李亚茹
去年以来,潍坊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聚焦“一七五一”思路目标和任务举措,忠诚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对审计领导更加有力。推动市委审计委员会2次召开会议,研究审议审计工作报告、查出问题整改、审计项目计划等重大事项10项,审议通过《中共潍坊市委审计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等重要制度文件5件;新增市委巡察办、市政协机关、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统计局6个成员单位。县级党委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25次,研究审议事项67项,制定制度文件42件,12个县市区党委审计办秘书机构全部实现规范设置、高效运转。
财政审计质效全面提升。深化“大财政”审计,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审计,对200多个市级预算单位进行数据全覆盖审计,重点关注财政支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实等情况,推动财政征缴、加快拨付、盘活存量资金等11.08亿元。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重点项目审计,峡山水库水质提升工程等重点工程审减造价1.26亿元,以“真金白银”彰显审计担当。
民本民生审计成效显著。坚持立审为公、执审为民,民生审计项目占比超过60%,全市统一组织开展的中心城区供热供水、展会节会活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社会捐赠款物、普通公路道路等重点民生审计项目,推动出台、制定规范性制度及文件60余项,以审计监督成效积极推进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兜牢民生底线。
经济责任审计持续深化。聚焦开发区改革、生态环境、民政卫健、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对全市169名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统筹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专项审计调查、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有效融合,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持续深化“精准画像”,有力促进干部规范履职、担当干事。
审计整改落实到位达效。着力做好审计监督“下半篇文章”,健全市级领导“一岗双责”督促审计整改机制,完善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工作格局。截至2024年底,中央和省、市三级预算执行审计整改率均达到92%以上,健全完善制度115项。
审计试点经验全国推广。我市被审计署确定为金审三期审计综合作业平台优化完善项目试点应用单位,市审计局和寿光、诸城2个县级审计局对功能模块进行完善升级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审计署和省审计厅充分肯定,被审计署在全国审计机关推广应用。在全省大数据审计技能竞赛中,市审计局获“优秀组织奖”,代表队成员获一等奖第一名。
内审工作获得批示肯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市委审计委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导39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党委审计委员会,组织开展审计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探索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相关经验做法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被审计署党组成员、中央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郝书辰批示肯定。
审计贯通协同全面深化。加强纪审协同,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与市纪委联合制定工作协同办理流程办法;深化“巡审联动”2.0版本,对12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巡审同步,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与市委巡察办制定深化巡察与审计工作联动协作的办法;强化警审配合协作,市审计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审计监督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办法;持续完善与人大监督、党政督查、改革督察以及组织、财政、税务、司法等多个层面的贯通协作机制,健全常态化联络机制,积极构建大监督工作格局。
审计留学生为潍坊点赞。2024年5月7日至9日,审计署组织来自26个国家62名南京审计大学审计专业硕士国际班留学生,来潍开展农业农村审计学习实践活动。通过现场参观和研讨交流,留学生们体悟“三个模式”对农业农村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领略潍坊独特文化魅力,感受城市澎湃活力,纷纷为更好潍坊点赞。
审计党建品牌赋能聚力。市审计局“政治统领 潍审惟公”机关党建品牌示范类现场教学点被选定为第一批市直机关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市审计局和3个县市区审计局党建品牌入选全省审计系统优秀党建品牌。市审计局10个党支部全部建成规范化、特色化支部,其中第一党支部连续三年评定为“五星级支部”,被市委组织部授予潍坊市“过硬党支部”称号;市政府性投资审计中心党支部被评为市委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