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李婷婷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
新年伊始,位于高密市的金永和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接连收获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新订单,订单的批量件数均在5万件以上。目前,企业在手订单已经排到5月份,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
“我们正在为欧洲客户生产一批发动机废气再循环零部件,订单5万件,工期比较紧,正在开足马力全面突击生产,确保3月下旬按期发货。”金永和精工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一分厂厂长杜兆华向记者说。
订单旺,生产忙。企业自春节后复工以来,所有生产线均实现满负荷生产。为此,企业加大技术创新,通过对加工刀具的改善和液压自动化工装的应用,努力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创新,产业向“新”。
以培育壮大“新”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为重点,高密瞄准新目标:聚力打造高端装备、高档家纺两个千亿级和安防用品、高端化工两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智能制造、医药健康、食品加工、临港物流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锚定8大产业集群,打造新型工业化,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生产一线“新”风扑面,重大“新”项目迎来“开工潮”。
豪迈高端数控机床创新研究院项目,孚洋8万吨亚氯酸钠、2万吨二氧化氯新型消毒制剂及1万吨二氧化氯消毒助剂等项目开工建设。“今年,我们聚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创新平台5家以上,在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省级集群领军企业上实现突破。”高密市发展和改革局投资科科长孙明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主力军。
在高密市山东泽普医疗有限公司车间里,机械臂挥舞翻转,一批批产品从生产线下线后,整齐码放在成品仓库等待调试。春节期间,该企业就组织营销、技术人员参加了在迪拜举行的医疗器械展会,凭借创新技术和产品,吸引了众多客商,收获了不少订单,从而保障了企业一季度的生产。公司董事长吴少军说:“目前工人们干劲满满,全部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
同样,在康地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各条生产线已按下“快进键”,将生物酶制剂的日产能提升到50多吨。从订单量来看,康地恩一季度产能将比去年四季度提升5%以上。据了解,康恩地新研发的固定化脂肪酶实现了催化酶制剂的循环使用,不仅为下游生产企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大幅提高了自己的利润空间。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高密市吹响新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聚焦壮大新质生产力,今年高密市将持续实施‘育优培强’工程,打造大中小企业协同高效创新的科技型企业群,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全力做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两篇大文章,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高密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李晓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