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隋炜凤
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即将来临,潍坊风筝艺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风筝创作。潍坊风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红卫正创作“中古友谊之龙”“宫灯”等多款传统风筝,将在风筝会上展现潍坊风筝的文化魅力。
3月20日,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杨红卫工作室,“刘海戏金蟾”“仙鹤童子”“八仙过海”等传统风筝挂满了墙壁,杨红卫和工匠们正坐在案台前忙着手工扎制各种风筝。
“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中最具代表性的,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眼下我正在制作的这款龙头蜈蚣风筝,取名为‘中古友谊之龙’,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杨红卫说,今年是中国和古巴建交65周年,她应邀创作这只主题风筝。
“这只宫灯风筝刚刚制作完成,昨天试飞非常成功,希望今年能在潍坊国际风筝会上脱颖而出。”随后,杨红卫展示了手里的宫灯风筝,立体的宫灯造型,上面绘着杨家埠年画图案以及金鱼等寓意美好的元素。杨红卫表示,立体的宫灯风筝既可以放飞天空,也可以在家里挂起来,让风筝飞入人们的生活。
说起与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缘分,杨红卫表示,她第一次参加风筝会是在1986年第三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此后几乎每年都参与。特别是在潍坊申报东亚文化之都期间,她每年都会制作一只东亚文化之都主题的龙头蜈蚣风筝。2024年潍坊国际风筝会期间,2024东亚文化之都·潍坊活动年开幕式与会嘉宾在世界风筝公园参加万人风筝放飞活动,共同放飞代表城市梦想的中国潍坊创意龙风筝。这只创意龙风筝就是杨红卫制作的。
杨红卫从1982年起师从祖父杨同科学习潍坊风筝制作技艺,至今已有40多年,掌握了潍坊风筝“扎、糊、绘、放”技艺,且不断创新,博采众长,在风筝设计及扎制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