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脆瓜种出好“钱”景

(2025年03月2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万东升正在打理脆瓜。
  □本报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曲萌 文/图

  嫩黄的小花,碧绿的小瓜,一个个脆生生“瓜娃娃”正挂在藤蔓上静静生长着,还有不到十天,眼前这些脆瓜就会从田间地头送到消费者手中……3月23日,记者走进寒亭区寒亭街道袁家埠村的脆瓜种植大棚,清新的果香味迎面而来。
  凌晨5点40分,袁家埠村的脆瓜种植户余友清匆匆吃过早饭,便来到自家大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我家的脆瓜现在正好进入管理收获关键期,成熟后亩产万斤左右,每斤收购价约2至3元。”余友清说。
  小小脆瓜为何长势喜人?科技投入少不了。记者走进万东升的脆瓜种植大棚,只见里面浇灌、测温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三重保温膜层层保护。为保障脆瓜的品质和口感,万东升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我们种了7亩多脆瓜,家里都是‘粗人’,但种脆瓜用的都是‘绣花功夫’。我们科学灌溉、不喷农药,关注温度及时翻膜,保证种出来的脆瓜脆甜、可口又多汁。”万东升说。
  村党支部书记于海欧介绍,袁家埠村种植脆瓜已有20多年历史,为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精品农业,村里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2018年成立袁家埠村果蔬专业合作社,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品质管理”,从秧苗选取、棚膜覆盖、水肥管理等方面全力提升农户专业化水平,提高产品品质。
  当农业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一个个脆瓜也转化成“真金白银”,装进农民的钱袋子。经过多年发展,袁家埠村脆瓜种植户已经发展到14家,种植面积50余亩,年产量达25万公斤。“很多农户的脆瓜还没熟,就已经被客户预订了。”于海欧说,每年4月至5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会把货车开到田间地头,完成从田间到餐桌的转移。脆瓜种植也真正成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