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耀中
通讯员 郭小林 文/图
“终于盼到周五了,来社区老年大学学声乐,我们都‘上瘾’了。”3月21日,在奎文区潍州路街道健康街社区老年大学里,声情并茂的声乐培训如期开课,悠扬的歌声勾勒出社区文艺生活的温馨图景。如今在奎文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进入社区老年大学学习,追求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3月19日,在奎文区梨园街道樱园社区老年大学的声乐课堂上,由市老年大学选配的专业老师柴进通过生动示范,深入浅出地拆解声乐技巧,带领学员们在经典曲目的演练中感受声乐的魅力。
“柴老师的课总是那么生动,跟着他学习,让我获益良多。”今年74岁的居民王萍,不仅是该社区老年大学声乐班的班长,更是2016年社区老年大学开班后的第一批学员。“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感兴趣的课程,有机会上台表演,而且交到了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王萍说。
奎文区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构建起“区老年大学+19所分校”的联动教育网络,其中社区分校15所、企事业联办分校4所,开设声乐、国画等12门课程,配备市级优秀教师50余名,形成覆盖全域的“15分钟学习服务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苇湾社区老年大学,声乐班学员蒋桂英还有另一个身份——楼长。下课间隙,她常跟社区工作人员反馈邻里诉求:“张阿姨家楼道灯坏了、李叔想咨询医保政策……”像她这样的“银发志愿者”,在奎文区并非个例。健康街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自发组建了“好姊妹”调解团,成为社区调解邻里矛盾的骨干力量;樱园社区老年大学的学员们成立了艺术团,让老年群体成为提升社会文明、推进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
“以社区老年大学为平台,老年人一方面充电蓄能,一方面服务社区建设,不仅是社区凝聚力的真实写照,更为我们的基层治理开辟了‘以文促治’的新路径。”苇湾社区党委副书记武怡君说。
时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到社区老年大学学知识、开眼界、转思维,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来社区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个个都有一个好心态。他们不仅是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更是我们社区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好帮手。”健康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倩倩说。
奎文区通过资源下沉、课程定制、志愿反哺“三步走”,让老年教育从“兴趣课堂”升级为“社会治理新平台”。奎文区老年大学校长李清军表示,今年3月份以来,奎文区委老干部局赴老年大学分校开展听课观摩调研活动,进一步推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从“建起来”“用起来”到“活起来”“火起来”。“随着‘老年大学+基层治理’模式的深化,奎文区正书写着‘夕阳红’的生动注脚。在这里,学习不再只是年轻人的专利,白发与歌声交织的教室里,跃动着新时代老龄事业的蓬勃生机。”李清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