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做好安全提示、隐患排查、一线指导等工作

我市多措并举应对大风天气

(2025年04月1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图①: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调度中心工作人员监视电网运行情况。图②: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在围子街道王珂村指导农户加固拱棚。图③:我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工作。 记者 王瑗 马宇琪 刘伟 摄
  本报讯 (记者 王瑗 张洁 王晓萌  刘元超 周晓晴 马宇琪 于菲 吴晓强  张耀中)潍坊市气象台4月10日17时19分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受气旋和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日白天至14日白天我市将出现大风天气。我市气象、应急、交通、消防、城管、水利、农业、市场监管、电力等部门提前部署,严阵以待,多措并举应对大风天气。
  市城管局10日、11日先后下发通知,要求全市城管系统切实提高防范应对意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针对城管、环卫、园林等领域可能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对城市户外广告牌、绿化树木的隐患排查,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停止城市广场、公园、景区一切娱乐设施运行,做好公园、景区火种管控,严防火灾。
  全市交通运输系统针对各自领域特点,按照职责全力做好大风、降温、降雨防范工作,切实做好公路运行、道路运输、地方铁路、城市公交、机场、水上交通等主要领域的安全管理,确保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消防部门加强救援力量出动,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对山林开展前置备勤和流动巡逻,提醒注意森林防火,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和林区动火作业,严禁带火种进山入林;加强风险研判,防范树木、户外广告牌等吹落风险,全面落实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等措施,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面对大风极端天气,市水利局闻“风”而动,全力筑牢安全防线。开展在建水利工程风险隐患排查,对在建工程的临时设施、脚手架、起重吊装设备等进行全面加固调试。落实好应急队伍、应急发电设施等应急保障措施,强化值班值守与信息报送,确保发生险情时能迅速响应、有序应对。
  市农业农村局专家建议,加强设施生产管理,提前加固设施大棚、压紧棚膜压线,大风时关闭通风口,防范设施结构与棚膜受损。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及时灌溉补水,提高土壤热容量,调节田间小气候,增强植株抗寒性。
  诸城市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加强应急值守,并持续跟踪天气变化,动态调整应对措施,全力保障春季农业生产安全。寿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并发布了详细的应对技术指导意见,为农户提供科学的防范和补救措施。昌邑市农业农村局组织果树、蔬菜、农技方面的技术人员分赴设施大棚,指导做好设施农业的加固工作。昌乐县全面做好农业防范措施,及时处置突发情况。同时,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成立技术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滨海区及时组织、调度、督导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范应对工作。交通、海渔、海事等部门密切关注海上大风和海浪动态,严格落实“逢七不开”等海上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渔船、养殖船、施工船等安全提醒和管理,对海上生产、海上运输、海上养殖、防潮堤施工项目等做好撤人安排,对临海景区等做好警示警戒,督促指导相关水域作业人员或船舶及时采取回港或绕行避险措施,严禁渔船在严劣天气中冒险作业。港口生产方面,提前固紧户外临时搭建物和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适时停止户外高空作业。
■相关链接
市气象台:
发布大风橙色预警

  本报讯 (记者 王瑗)潍坊市气象台4月10日17时19分发布大风橙色预警:受气旋和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1日白天至14日白天我市将出现大风天气。12日白天至13日白天北风风力较大,内陆地区7级~8级,阵风9级~10级,北部海区8级~9级,阵风10级~11级,局部12级;13日夜间至14日白天北风5级~6级,阵风7级~8级。冷空气过后,气温将明显下降,13日至14日最高气温15℃,最低气温8℃,西南山区及低洼地带最低气温4℃~6℃,有霜冻或轻霜冻。
应急部门:
送上大风天气安全指南

  本报讯 (记者 王晓萌)大风天气会给生产生活和交通出行等造成不利影响,同时火灾、意外伤害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为此,我市应急部门送上“大风天气安全指南”,提醒广大市民正确防范灾害风险。
  及时整理露台、阳台、窗台放置的花盆等易坠落的物品,以防被风刮落,威胁他人的人身及财产安全。关闭单元门,不顶、塞单元门使其敞开,关闭家中窗户、不随意开启公共楼道窗户,避免扬沙进入或玻璃被撞碎。及时清理易燃物,使其远离火源,不得在电线下方堆放可燃物及易燃物。严禁室外焚烧垃圾、户外使用明火,更不能随意乱扔烟头等危险源,以免发生火灾。走路、骑车时不走高层楼之间的狭长通道,避免发生“狭管效应”时风力在通道中加大,发生危险。
  注意高空坠物,远离高大建筑物、广告牌、遮阳台下等有风险地带。慎用燃气热水器,有热水器熄火、废气倒灌火苗外溢等情况,立即停止使用并拔掉电源。尽量减少外出活动,避免大风带来的不便,出行前要提前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检查车辆安全状况,谨慎驾驶。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佩戴口罩、墨镜等,减少接触灰尘,避免大风伤害,对眼睛和呼吸道系统造成损伤。遇有大风天气请停止室外动火作业,其他施工注意用电安全,油漆等易燃品存放在阴凉、通风、远离火源的地方。
交警部门:
提示谨慎出行确保安全

  本报讯 (记者 张洁)大风天气,交警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注意交通安全,减少恶劣天气出行,谨慎驾驶、减速缓行;减少非必要户外作业,行人要远离各类临时搭建物、高空构筑物等,确保出行安全。
  大风天气下驾驶机动车,要紧闭车窗,尽量靠中间行车,适当放慢车速,行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大型客车、大型重型货车并排行驶或在其后方行驶,停车时不要溜边,不要停在栅栏门口,远离广告牌、窗户和树木等,避免高空坠物砸伤车辆或人员。
市场监管局:
发布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示

  本报讯 (记者 刘伟)为切实防范大风天气给特种设备运行带来的安全风险,市市场监管局向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使用单位发布大风天气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提示。
  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各单位务必在大风天气来临前,对本单位各类特种设备,如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大型游乐设施等展开全面自查。重点检查设备的基础稳固性、防风装置有效性、连接部位可靠性等。对于户外使用的特种设备,要特别关注其防风锚定装置是否正常运行,缆风绳是否存在松动、磨损等问题。
  强化设备运行管理。大风天气期间,要根据实际风力情况,合理调整特种设备的运行安排。当风力达到或超过设备规定的安全运行风速时,应立即停止相关特种设备的运行,并采取有效的防风保护措施,如将起重机械的起重臂降至安全位置、锁定设备的操作手柄等。
  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各单位要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确保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救援人员、救援物资和装备等落实到位。加强应急值班值守,保持通讯畅通,一旦发生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