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服务赋能 模式赋能

奎文区打出项目审批“组合拳”

(2025年04月14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张耀中 通讯员 逄文慧 刘栋)去年以来,奎文区创新开展“数智赋能、服务赋能、模式赋能”等举措,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助推重点项目快速落地。
  数智赋能,跑出项目审批“速度+”。依托数字化手段,打造智能审批新模式,推行“一键申报智能秒批”,通过一体化自助终端实现抗震设防业务全流程自动化处理,系统秒级响应,无需人工干预,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推动“数据共享材料瘦身”,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市工改系统,实现在线核查资质证明免交、部门函询快速调取。以商品房预售许可为例,申请材料从12份精简至1张表,压减率达91.6%,办结时间缩短67%;创新“线上联审全程零跑”,通过“视频评审会”模式,组织专家、建设单位“云端”联动,实现技术审查、质询答疑“屏对屏”完成,已为“紫金园·天骄府”等6个项目提供“不见面”评审服务。
  服务赋能,彰显项目审批“温度+”。聚焦企业需求,组建“项目护航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上门“问诊”跟踪服务,就项目手续办理的难点问题集中商讨、沟通和研究,目前已跟踪服务项目28个,协调解决问题83个;开设“奎文政务”抖音直播间,推出建设项目审批专场7期,吸引3.2万名观众在线互动,解答问题60余个,业务骨干化身“政务主播”,帮助企业群众“少走弯路”;先后组织召开12期政企恳谈会,就审批前辅导、分阶段审批、告知承诺等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审批服务工作进行交流探讨,对企业提出的一些困难、问题,逐一分析解答,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推动项目服务由“政府端菜”向“企业点餐”转变。
  模式赋能,拓展项目审批“广度+”。通过流程再造,打破传统审批壁垒,推行“集成快办”。创新推出项目设立、占挖道路、挖掘修复、涉水审批、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建设6个工程建设项目类“一件事”,整合项目不同阶段涉及的审批事项,大幅度压减办事环节、申请材料、办理时间和跑腿次数,实现跨部门联办,结果一次出具,累计办理相关业务50余笔,审批服务效率提升70%以上;推出分阶段审批模式,满足项目多样化需求,已有14个项目受益,平均开工时间提前约90天;深化“告知承诺制”,根据项目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审批事项清单,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具体要求,帮助企业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实现项目审批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服务”、从“串联办理”到“并联推进”的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