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超
第42届潍坊国际风筝会暨2025潍坊风筝嘉年华开幕在即,又到了风筝艺人最忙碌的时候。潍坊风筝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焕吾扎制的传统题材风筝“刘海戏金蟾”让人耳目一新。届时,他将带着这只风筝为盛会启幕送上最诚挚的祝福。
近日,位于寒亭区西杨家埠村的海鹏风筝厂房内,处处是风筝的身影,包括硬翅、软翅、串式风筝等。张焕吾伏身桌前,正用心扎制风筝。张焕吾每年为盛会扎制不同主题的风筝,今年也不例外。记者看到,他今年扎制的这件作品是传统风筝中的硬翅风筝,将潍坊风筝和杨家埠木版年画两项非遗巧妙融合,所绘图案为年画传统题材中的“刘海戏金蟾”。作品线条简洁流畅,色彩对比强烈,制作工艺别具特色,良好展现张焕吾的扎制水平。
“飞在天上是风筝,挂在墙上是年画。潍坊既是风筝发源地,又因年画而闻名,把这它们结合起来,就是希望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又融入现代创新。”张焕吾说,希望通过这只风筝,人们可以欣赏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张焕吾是土生土长的杨家埠人,今年57岁,从小在风筝文化中耳濡目染。红火的风筝产业,见证了当地的繁荣,张焕吾很小就立志将风筝作为今后的奋斗事业。
张焕吾20岁时,曾在原杨家埠风筝厂当学徒,跟随多名风筝艺人系统学习风筝扎制技艺,全面掌握风筝扎制精髓。在那期间,张焕吾还因风筝缔结了一段美好姻缘。他与爱人韩臻因风筝而结缘,彼此扶持。2000年,他们正式开办风筝店,通过潍坊国际风筝会逐渐打响了名气。从作品屡次在盛会中获奖、扎制的风筝远销全国,多次赴国外参加风筝友好交流活动,到推进非遗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传播潍坊的风筝文化,张焕吾与风筝打交道的几十年时光里,每天与风筝为伴,他的生活早已离不开风筝。
近年来,随着潍坊风筝的不断发展创新,张焕吾团队与时俱进,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潍坊风筝文创产品,既具有传统元素,又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赢得一致好评。
盛会就要到来,张焕吾像等待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兴奋中充满期待。届时,张焕吾团队推出的一系列风筝及文创产品将借着盛会的东风,飞进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