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法治发展环境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2025年06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雯

阅读提示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5月20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进一步坚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着力打通法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更安心、服务更贴心、办事更省心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宣传解读,送上法治“定心丸”。通过举办送法进商会、进企业活动,组织法律专家、律师团队“面对面”宣讲法律,让法治温度真正传导至民营企业“神经末梢”。二是优化服务举措,当好民营企业“娘家人”。通过“证照分离”改革,简化企业开办程序,提高市场准入便利性。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充分发挥服务企业专员作用,把“遍访企业”做实做细做深。深入推进“我为企业找订单”“我帮企业组主场”活动,促进企业、产品、服务、市场精准对接。三是营造法治环境,筑牢发展“防护网”。深入开展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破除隐性壁垒,破解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法律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机制。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为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锻造“护身符”。
  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让科技创新成为潍坊民营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一是健全体系支撑。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9+3+N”产业链群建设,持续深化实化“链长制”,突出抓好链主企业带动、项目支撑、上下游合作等重点举措,加快提升民营经济产业层级和经济效益。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大力提升科研平台成果转化能力,鼓励支持民营企业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并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迈进。三是提升创新质效。引导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推进数实融合、数转智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施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标准助企强链行动,引领民营经济优化升级。持续开展“万人千企大培训”和“潍企潍品出海”行动,组织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推动专精特新民营企业开展外贸业务。
  始终坚持“促进”与“规范”并重理念,在释放活力、防控风险中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营造合规经营氛围。加强普法培训宣传,引导民营企业将合规意识转化为组织基因,对照法律条款加强合规体系建设,坚持诚信经营,自觉接受法律和社会监督,从传统家族式管理向现代化企业治理转型。二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潍坊市资本中心效能,完善“金融伙伴”工作机制,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推动民营企业新增贷款,持续提高金融机构存贷比。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金融工具覆盖面,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债券工具融资,探索设立商会互助基金,为优质项目提供过桥资金支持。三是放大人才强企效应。制定加强重点产业人才支撑服务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持续推进“智联百校”、领军人才“筑峰”“技能兴潍”等行动,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技术、项目落户潍坊,为潍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智力支持。
  (作者单位:坊子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