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推动美丽潍坊生动实践

(2025年06月07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姚相智

阅读提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这是基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路径和重要任务。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在绿色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将为地方和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新机遇和新空间。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强调把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多环节、各方面、全领域。第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降碳、减污是做减法,扩绿、增长是做加法。“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扩绿”则可以增强碳汇能力;“增长”是基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降碳、减污,降低的是高碳经济,减少的是“黑色经济”,增加的是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美丽经济。第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合理利用生物质掺烧、绿氨掺烧等低碳技术助推煤电行业低碳化改造;着力构建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产业经济布局,同时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支持光伏产业、环保产业健康发展。第三,培养社会绿色低碳消费偏好。科学利用“职工美好生活季”“潍坊马拉松”等活动,通过招募“绿色志愿者”、设立“绿色低碳体验专区”、捕捉“绿色瞬间”等方式,让公众充分认识到绿色低碳消费正成为引领市场潮流的新趋势,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共识,打造“潍美”城市绿色IP。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一要做大做强绿色制造业。潍坊作为制造业大市,要深入挖掘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特质,大力推进绿色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应用推广。同时,在原料端、能源端、生产端、治理端、产品端等关键环节,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协同推动降碳减排与效益提升,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二要优美勾画生态农业。安丘通过畅通“种养一体化”发展之路,让“禽畜养殖——粪肥还田——农业种植”形成闭环;寿光创新应用智能一体化设备、农业机器人作业、可视化温控平台等,都是当下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典范。在加速迈向现代农业强市的步伐下,要继续坚持将改革创新的基因倾注于土壤,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三要加快发展绿色服务业。科技研发、绿色金融等绿色服务业,既是孕育新质生产力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充分释放效能的重要保障。要持续强化科技研发、培训咨询等服务业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支撑作用,聚焦大数据、量子技术、绿色环保等前沿领域及新经济业态,开展针对性研发服务。
  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碳交易市场的启动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新契机、注入了新动力。一方面,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我国碳市场,二者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通。在具体组织过程中,既要关注重点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形成合理激励约束的碳价,进一步优化配置碳排放空间资源,也要积极调动全社会力量,吸纳更多经营主体、项目业主和第三方机构、金融结构等,自愿开发和实施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等减排项目,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另一方面,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既要科学发挥市场作用,也要稳固发挥政府作用。依托市场,充分发挥我市碳交易平台作用,立足潍坊市区位和产业优势,逐步扩大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丰富碳交易市场主体,适时引入非履约机构参与碳交易。依托政府,构建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碳市场交易规则,确保各类碳交易主体依法平等使用碳交易市场要素。同时,要完善配套的绿色低碳发展经济政策体系,例如,科学合理运用碳期权交易等绿色金融手段,帮助规避碳价波动所带来的不利风险,持续助推全市“双碳”战略实施。
  (作者单位:潍坊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