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金凤
通讯员 赵 金 宋委
今年6月8日是第17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8个“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时代背景下,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主动作为,积极响应海洋强国战略,深度融入“海洋强省”建设,与潍坊市紧密协作,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专业技术为支撑,先后立项并组织实施了海岸带、海岛及海洋地质调查、近海矿产调查、海洋重大工程建设、海洋遥感、海域使用论证等工作20余项,开展海岸带(海洋)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与科技攻关,以科研促进生产,推动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深度融合,为潍坊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书写地矿力量助力蓝色经济腾飞的新篇章。
厚植根基:专业实力铸就服务底气
潍坊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依托莱州湾丰富的海洋资源,正加速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省地矿局四队以自身过硬的实力积极参与潍坊市海洋经济发展,积极打造潍坊市海洋经济新高地。
省地矿局四队作为海洋地质领域的先行单位,构建起“一站四室三中心”的科研平台体系。自2013年起,相继获批“山东省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山东省地矿局海岸带地质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卫星遥感大数据开放应用创新实验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等科研平台,专业覆盖地质勘查、测绘地理信息、海洋地质、空天信息等领域;发布19项开放基金课题,吸引10余所高校院所协同攻关,形成“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为服务潍坊海洋经济提供核心技术支撑;先后获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海洋测绘”资质、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调查”资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洋工程勘察”资质,具备高分、资源和海洋卫星遥感数据资源接收能力,是潍坊市唯一一支地质灾害应急救援队伍。
在人才梯队建设上,这个队打造了一支23人的精锐涉海专业团队,涵盖海洋地质、遥感测绘等多学科领域,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5%,硕博学历人才占比45%。团队荣获山东省地质勘查开发行业科技杰出科研团队称号,培养出一批省市级领军人才。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近年来发表海洋类SCI/EI论文5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5项,实现科研成果向产业应用的高效转化,为服务潍坊海洋经济筑牢专业根基。
这个队现拥有无人船及其配套设备、各种海底取样器、海水取样器、测深仪、温盐深仪、侧扫声呐、表面声速仪、验潮仪、水质仪、磁力仪、浅地层剖面仪、涌浪补偿器等海洋调查专业设备,专业设备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正持续释放创新效能,为潍坊市海洋地质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精准发力:七大领域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引擎
省地矿局四队立足海洋地质专业优势,深度融入潍坊经济发展大局,以七大领域为发力点,全方位激活海洋经济发展新动能。从资源勘探到生态保护、从技术服务到智慧管理,全方位为潍坊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基础地质调查,提供地质技术支撑。完成山东省日照市、威海市、潍坊市、东营市以及莱州湾等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作,调查面积49185.75平方千米;同时强化成果研究与应用,提升综合能力,实施山东省海岸带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研究、山东省海岸带地质综合研究、山东省海洋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等专题研究工作,全面整理了山东省海岸带、近海海域等各类海洋地质成果,突破了海陆联编等技术难题,编制了相关图集,出版《山东日照海岸带地质》《山东海岸带重大地质环境问题研究》等专著,为海洋地质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摸清卤水资源家底,夯实化工产业根基。潍坊北部莱州湾蕴藏着全国规模最大的滨海地下卤水资源,是支撑海洋化工产业的核心资源。省地矿局四队以“摸清资源家底、保障可持续开发”为目标,实施潍坊市北部卤水矿监测井建设项目,建成标准化动态监测网络,实现对卤水资源水位、盐度等指标的实时监测,为资源合理开采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开展莱州湾南部海域卤水资源特征研究,系统分析溴、盐等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品位,初步估算资源储量,为当地溴盐化工企业储备战略资源,助力潍坊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化工产业集群。
——构建遥感监测体系,守护海洋生态安全。省地矿局四队充分发挥卫星遥感大数据优势,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海洋生态监测网络。在海洋碳汇领域,研发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碳汇遥感调查评估技术,建立动态监测与增汇方法学体系,形成标准化技术规程,为海洋碳汇交易、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在生态监管方面,开展海岸线、海岛等多要素遥感监测,实时掌握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助力海洋自然资源监管部门实现精准治理;在浒苔、海冰防控监测中,通过遥感监测提前预警,为应急处置及海冰冰情研判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织密地质监测网络,护航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针对海岸带地质环境复杂、生态脆弱的特点,省地矿局四队依托卤水监测井、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等项目,在莱州湾南岸建立“五位一体”综合监测网络,涵盖地面沉降、海(咸)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海洋碳汇等关键指标。通过长期数据积累与分析,构建地质环境演变模型,为海岸带开发规划、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有效防范地质灾害风险,保障滨海城市基础设施安全。
——提升勘察测绘能力,赋能海洋工程建设。依托无人船、高精度物探设备等先进技术装备,省地矿局四队为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从海洋岩土工程勘察、地形测绘到浅地层剖面测量、水文测量,以精准数据支撑海上风电、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城区综合提升项目中,承担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填补省地矿局业务空白,为海洋工程合规建设保驾护航。省地矿局四队承担潍坊市北部海域海底沉积物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等,为海洋牧场等重大工程提供科学选址与规划依据。
——探索盐碱地治理新模式,激活滩涂资源潜力。潍坊市滨海区域盐碱地面积广阔,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省地矿局四队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探索“生态修复+产业开发”新模式。在长期土壤盐渍化监测的基础上,探索改良技术、耐盐植物种植与新能源产业结合,构建多层次多功能综合治理体系,推动盐碱地从“生态包袱”向“绿色资产”转变,为潍坊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发展滨海特色产业提供解决方案。
——拓展司法鉴定业务,完善生态保护法治链条。省地矿局四队积极筹建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拓展近海海洋、土壤地下水等领域的司法鉴定业务。通过专业技术手段,对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进行科学评估与责任认定,助力潍坊构建法治化、科学化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从资源勘探到生态保护,从产业升级到智慧管理,省地矿局四队正以全链条服务激活潍坊市海洋经济新动能,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为潍坊市海洋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智慧赋能:打造海洋管理“数字大脑”
为破解潍坊市海洋管理数据分散、协同不足的难题,省地矿局四队联合潍坊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建设潍坊市海洋综合管理“一张图”系统平台,目前该平台即将建设完成。该平台集成卫星遥感、大数据分析、三维可视化等前沿技术,整合海洋资源、生态监测、工程建设等多源数据,构建“全域感知、智能分析、协同管理”的数字底座。通过“一张图”实现海洋业务“一网统管”,为政府科学决策、精准监管提供实时动态支持,助力潍坊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慧海洋管理样板。
面向未来,省地矿局四队将深化多方协同合作,聚焦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凭借专业技术与数据资源优势,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提升海洋技术服务水平。在具体工作中,将深耕滨海卤水资源探测与综合利用,构建智能化监测网络,开展资源详查与储量评估;强化海洋碳汇与生态遥感监测能力,创新碳汇调查评估技术体系,拓展监测应用;健全海岸带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实现多要素综合监测与数据深度挖掘;推进盐碱地改良与海洋生态修复,打造盐碱地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加强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攻坚,推动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更加注重应用性、实用性,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以更高站位融入潍坊市海洋经济发展大局,为更好潍坊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地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