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张俊奎 刘婷 张玉娟 杨晓晨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为。今年以来,寿光市人大常委会把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作为工作着力点,积极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创新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形式,打造“基层治理·一线履职”工作品牌,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铺展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壮美画卷。
拓展代表参与社会治理新天地
“我是清河垄塬的小区业主,新买了一辆新能源汽车,想在自家地下车位安装充电桩,物业公司以安全为由多方阻挠,希望相关单位尽快协调解决。”今年1至4月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难,成为寿光市12345热线群众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
寿光市人大城建环资委牵头,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召开住建、发改等相关单位座谈会,到问题反映集中的小区走访,提出“一小区一政策”加快小区充电桩建设等建议意见。政府及相关部门强化协作、快速行动,结合各小区实际,出台补贴政策,发动物业公司为小区居民安装公共充电桩,赢得了小区业主纷纷点赞。
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建立一项完整工作机制,在社会治理中心设立“人大民主议事室”,采取“专门委员会+代表+治理中心”联动的方式,每月选取1至2件12345热线群众反映集中问题开展调研督办,形成从选题、提报、批转、调研、转办到评议的闭环式办理流程,开辟了人大靶向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拓宽了代表履职的新渠道。截至目前,已对村庄收菜点管理、预付费消费等4项热点问题开展调研督办。
搭建代表为民履职新舞台
走进圣城街道向阳社区“人大民主议事厅”,一次城市防汛专题议事会正在召开。“很多小区用于防涝的沙袋破损严重,建议更换为钢制防汛板……”针对寿光市人大代表李杰的建议,街道人大工作室主任张少杰立即组织开展调查,并召集了这次议事会进行研究落实,最终促成圣城街道投资50万元为45个易涝小区339个地下车库出入口全部更换钢制防汛板,有效解决了小区汛期内涝问题这一“关键小事”。
今年年初,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关于规范建设寿光市人大代表活动场所的意见》,按照“六有”标准,指导各镇街建设代表活动阵地,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代表“聊意见”。市镇村三级代表活动阵地已成为代表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平台。
激发代表“一线履职”新活力
“多亏朱天平代表,家里的白菜卖出去没造成损失,太感谢了!”纪台镇前曹村村民张守城激动地说。受疫情影响,很多蔬菜运不出去,菜农非常着急,潍坊市人大代表、寿光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会长朱天平多方联系,在菜农、客商、蔬菜合作社之间搭建流通渠道,帮助他们卖出了220吨蔬菜。
为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拓宽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渠道,今年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在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代表走基层,履职在一线”“亮身份、察民情、办实事、作表率”主题活动,打造“基层治理·一线履职”工作品牌。
各级人大代表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履职行动中。他们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亮明身份、一线履职,为群众办小事、难事、烦心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畅通代表建言献策“直通车”
“移动、联通等通讯线路乱接乱扯,线路架设缺乏规划,影响城乡面貌,也存在安全隐患”“蔬菜大棚区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应引起重视”……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双联”活动,收集建议396条,归纳整理为97条转交寿光市政府办理。
“双联”活动是寿光人大坚持多年的代表履职品牌。今年,寿光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进一步完善“双联”活动机制,依托代表活动阵地,构建代表联系网络,组织代表“进站入室”接待群众、调解纠纷,打通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每年6月、12月集中开展两次活动,面对面征求代表建议,健全代表建议交办、转办、督办、答复机制,选取群众反映集中建议进行重点督办,进一步提高建议办理实效。同时,建立“智慧人大”代表建议意见网上办理系统,代表建议随时提、办理进度随时看、办理结果及时见,民声民意表达通道更加便捷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