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迭代升级 赋能千行百业

——2022世界计算大会观察

(2022年11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仿真计算、量子计算、绿色计算,智能芯片、操作系统、交互终端,智能制造、医疗健康、交通出行……11月4日至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2022世界计算大会上,一幅“计算万物”的图景面向公众展开。在算力、算法、算据的驱动下,千行百业的应用场景不断落地,先进计算产业规模快速增长。
  计算更快、更绿色
  位于岳麓山下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机房里,蓝色机柜一字排开。“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正在运行,双精度浮点峰值计算性能达每秒20亿亿次,相当于百万台计算机的计算能力。
  据了解,从2010年“天河一号”在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首留下中国超算的名字开始,我国的算力水平不断跃升。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彭绍亮在大会上说,“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系统的综合算力是前一代的150倍,算力“底座”进一步夯实。
  不仅要算得更快,还要更绿色。2022世界计算大会专门开设了“新型计算与绿色算力”主题论坛,同时展示了多款绿色计算产品。与会专家表示,大数据中心往往是耗能大户,在“双碳”背景下,如何节能减排成为重要课题。
  应用更多、更贴近
  智能制造生产线上,一个个电路板依次从传送带上通过。工业摄像头“秒级”识别有无划痕、螺丝钉是否拧紧等信息,残次品立即被推出传送带。
  这只是算力应用场景的冰山一角。从科学研究、工业设计到智能制造、衣食住行,先进计算正在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比如,超算中心原来主要用于气象预报等科研项目,现在开始服务于医疗健康、文化旅游、视频等行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认为,计算技术在城市治理、能源电力、轨道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驱动智慧城市、智能电网、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演变。
  产业更大、更融合
  11月4日,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像玻璃房一样、充满科技感的“智算中心”上线。“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总投资达180亿元,预计在2024年全部建成,将成为长沙先进计算产业集聚区的核心区。
  近年来,多地将先进计算作为产业发展新动能。2022世界计算大会上发布的《先进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指出,预计“十四五”期间,先进计算产业年均增速接近10%,到2025年,直接产业规模有望超3.5万亿元。
  随着先进计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构建数字新生态?记者在大会上注意到,多家企业签署了共建重大创新平台的战略合作协议,有的政府部门面向社会征集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融合”“协同”成为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据新华社长沙11月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