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千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儿时家里穷,缺少粮食吃,多亏应季的野菜充饥。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早已耐不住寂寞的野菜争先恐后地钻出来,沐浴着春阳一个劲儿地疯长,把大地点缀得生机无限。这季节,去地里挖野菜是一件极其快乐而有趣的事。我们小孩子放学后不用大人吩咐,拿着小铲子,挎上小篮子,一路奔跑着来到野外。放眼望去,满眼的兴奋:苦菜、荠菜、七七菜、扁扁叶、小野葱,还有很多叫不出名的野菜,一丛丛,一簇簇,探头探脑的,如繁星般装扮着田野。我们一边挖野菜一边唱着歌谣:“小根蒜,大脑瓜,好吃又好挖!”“小镰刀、小剪刀,挖呀挖,挖苦菜、挖荠菜。”“苦菜花香,吃了身体硬硬梆梆;苦菜叶苦,常吃好比人参补。”“春风吹,苦菜长,山沟山坡都是粮。”欢笑声弥漫了整个田野。
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比赛似地抢着挖,篮子很快就满了。这时,我们把篮子放在一边,开始在蓝天下做游戏,剪子、包袱、锤,兵分二队,迅速散开,随便拾根树枝当武器,捡起土块当炮弹,呼天喊地、打打杀杀、难解难分,直至夕阳染红了西天,我们才提着满满的一篮野菜恋恋不舍地沿着田边小路,向炊烟袅袅的村里走去……
回到家,娘把野菜区分开来。苦菜最多,多半是洗净蘸酱吃,有时也做“小豆腐”。七七菜有刺,蒸吃、做“小豆腐”都美味可口。野芹菜的香味很特别,做成泡菜,脆生生的,它既有降血压的作用,又能降血脂。娘把野芹菜择好放在一边,说留给爷爷吃,爷爷有高血压,这是爷爷最好的药。
将荠菜、苦菜洗净,放入适量的米醋、酱油、盐,轻搓凉拌,看起来绿色葱翠,赏心悦目,吃起来清甜爽口,满嘴生津。因为这些是野生菜,多半还能咀嚼出旷野的清香。有时娘会将它们切碎,撒上盐再和上些玉米面上锅蒸,土灶大锅,风箱吹火……蒸熟后柔嫩绵软,清香扑鼻,令人垂涎欲滴。当闻到锅里飘出一阵阵菜香时,我的心就醉了。娘还没揭开锅,我和弟妹们就踮着脚围着灶台捧着小碗,等待着出锅。娘每次总是先盛好一大碗,让我给爷爷送去。娘说,好东西要让长辈先品尝。我谨记娘的叮咛快步走向爷爷屋里,当然少不了爷爷的夸赞,心里美滋滋的。因为我的劳动让全家人都品尝到了生活的鲜美。
由于我那时年少不懂事,时常会把一些特别小的野菜挖回家,娘看着这些野菜,深情地说:“以后不要再挖这些小的了,他们正在长呢,人要懂得感恩。”
在挖野菜的劳动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野菜生存能力强,不论是在肥沃的田间地头,还是贫瘠的沟坡,不论是在阳光充足的旷野,还是阴暗潮湿的旮旯,哪怕只有一抔泥土,哪怕只有一丝水分,它都能吐绿飘香,默默繁衍、生长,年复一年,随时准备着为人类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