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文/图
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大街小巷景观小品风格各异,老百姓街头闲聊,畅谈新村变化;夜幕降临,百姓大舞台歌声悠扬,锣鼓铿锵,村民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新生活……这是日前记者在峡山区岞山街道颜家庄村采访时见到的一幕。
颜家庄村有286户居民,人口840余人。作为省级文明村,近年来,颜家庄村全面推进产业振兴,大力提升村容村貌,村庄实现了颜值大跃升。颜家庄村何以颜值出新?记者日前到村里一探究竟,寻找这个文明村的振兴之道。
产业发展多元化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从309国道转入村子的大道,平坦宽阔,大路两侧的榛子林扮靓了进村的锦绣大道。几年前,村子集中流转部分土地,对外承包搞起了榛子林,为村子带来了一份不菲的收益。
和发展榛子产业一样,村里经济作物种植结构也在不断丰富,近年来,村民经济作物的种植扩展到包括果园、奶莓大棚、大姜等产业。
在村庄南面的一处大棚里,村民卢永福正在打理着生长旺盛的奶莓。
卢永福告诉记者,自己的两个大棚都种的是奶莓,今年以来市场行情看好。卢永福以前在附近工厂上班,看到身边一些人搞起了种植,他也承包了一些土地,一部分种植小麦玉米,另一部分种植大棚草莓、大姜、大葱以及紫叶李、樱花等经济林作物。
卢永福表示,种大棚草莓,一个棚的产量能有二三千公斤,收入5万多元,效益比较可观,尤其是发展游客采摘,效益比批发要高得多。
一口深眼井,财源滚滚来。2015年,村里投资20多万元,打了一眼深达280米的机井。近年来,村委会充分利用机井资源,为村民提供纯净水和农业灌溉服务,并且与当地一家纯净水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村里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
“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产业以及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近30万元,去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卢金勇说。
今年以来,村里大力推进的光伏发电,将再次助力村集体经济实现跃升。
记者发现,进村道路和村内主干道,已架起了光伏钢架。今年2月份,村里充分利用出村道路及村内街道,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目前,光伏板已基本安装就位,不日即将完工。
“一条南北大街和四条东西街已完成安装太阳能板,8台变压器也已安装到位,计划5月底实现并网发电。一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卢金勇说。
村容村貌美如画
去年以来,颜家庄村以美丽乡村示范村为抓手,全力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村南头的广场,刚刚落成的百姓大舞台,干净整齐,广场上的几组健身器材,村民正在悠然自得地健身休闲。这处新落成的百姓大舞台,每到夜幕降临,就成了村民欢乐的舞台。
走在村里的中央大道上,一排排的红叶石楠郁郁葱葱,绿意盎然。去年以来,村中主道路两侧栽植红叶石楠120余棵,全面提升了村庄的绿化效果。
农耕村史馆初具雏形,这个由闲置的村委老办公室改造成的村史馆,目前已收集了不少的老物件,一些颇具年代感的物件彰显着村民生活的沧桑变化。
“现在好了,生活污水进入管道集中处理,再也不用担心污染了。”记者在村中采访,不少村民对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表示出极大认同。今年,颜家庄村对315处房屋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了改造,统一铺设管道,统一收集后集中处理,彻底改变了污染环境的问题。
乡风文明蔚然成风
颜家庄村之美,不仅仅美在街巷庭院,更美在每个村民的脸上,美在每个村民的心里。村容村貌的变化,在改变村庄面貌的同时,也让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在这个文明村里蔚然成风。
村中间主干大道的一处公告栏,光荣榜上展示着今年新评出的好婆婆好媳妇以及孝德人家模范家庭和巾帼美家示范家庭。他们的孝德之举为村民树立学习标杆,引领全村文明风气之先。近年来,为推进邻里和睦乡风文明,村里制定了孝德人家以及好婆婆好媳妇的评选标准,每年评选张榜公布并给予奖励,以榜样的力量示范带动邻里文明。
说起红白喜事的变化,不少村民感慨,流程简化了,文明提升了,关键是没有铺张浪费和攀比了。
“比如说,以前谁家办喜事,都讲究个排场,现在不管谁家办喜事,婚车不能超过6辆,这样也给村民减轻了负担。”一位村民这样说。
移风易俗换来乡风新气象。“通过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我们做到大事小事不出村,实现了有效的村居和谐自治。”卢金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