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三措并举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05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燕 通讯员 王鑫鑫)5月18日,一场小雨过后,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的多彩百花园里,冒出了部分杂草。学校老师将劳动课搬到了这里,一边和同学们除草,一边讲解杂草丛生对环境的危害。学生们听得认真,干得起劲,不一会儿工夫,花园里的杂草就被“消灭”干净了。虽然学生们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变得干净、整洁的多彩百花园,特别有成就感,他们用实际行动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意义。
  近年来,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积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加快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打造学以致用的校内外实践平台、建立“七彩劳动积分”评价系统,三措并举,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立足学科课程和主题活动,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进行对接,着力构建“文化传德”“慧根生智”“励志健体”“润心行美”“君子能劳”五大主题课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文化传德”,即以劳树德,实现劳与德的有机统一,使劳动教育融入德育活动;“慧根生智”,即以劳增智,淡化学科界限,多渠道整合学科课程,将课程活动化,使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励志健体”,即以劳健体,通过劳动过程自然地提高学生体能;“润心行美”,即以劳溢美,以非物质文化和传统文化为指引,提升学生发现美、享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君子能劳”,即以“幸福家政”“校职体验”“社会公益”“智慧农耕”“大国小匠”课程为载体,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该校还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纵向推广“必修+选修”结合模式,开展劳动竞赛,组建特色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打造学以致用的校内外实践平台。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依托校内外“双平台”,打造劳动教育的人才和资源保障体系,使学生能劳、会劳、知劳、懂劳、爱劳。一方面,开设《草根讲堂》,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职业技能课程,聘请技术硬、能力强的家长担任兼职劳动教师,打造专兼职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学校结合地域优势,构建校内外实践基地资源平台,打造了多彩百花园、百里香果园、节气长廊、生态农场、动物园、宝葫芦长廊、劳动教育馆七大物型环境,建立了南鄑亭园艺实践基地、根雕实践园、宫鄑粽子园、十字路玻璃花文艺馆、枫桥木业等校外研学实践基地,为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建立“七彩劳动积分”评价系统。昌邑市奎聚街道十字路小学采用七彩劳动积分卡、劳动存折、劳动护照、幸福奖章、幸福超市等多种评价工具,让评价形式丰富多样,劳动评价更加灵活实用。“七彩劳动积分”评价分为学校(红)、班主任(橙)、劳技老师(黄)、同伴(绿)、自我(青)、家长(蓝)、实践基地(紫)七彩积分卡,对应多元评价的社会评价、学校评价、师生评价、家庭评价和自我自评。建立劳动存折银行系统,学生持有的积分卡,可定期登记存入,等毕业后回收,“存折”是存储记录,也是奖励兑换的支付工具。建立劳动护照记录系统,“护照”记录学生劳动实践过程、成果、劳动技能和获奖情况,采取学生主动提交申请,学校评定后记录的管理模式。颁发幸福奖章,学校每学期末根据学生的劳动积分累计总额,综合劳动护照记录情况评定,颁发给学生幸福奖章。建立幸福超市成果系统,学生可通过“劳动积分”兑换礼物。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校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均衡化、规范化、优质化”的总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