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浩智 通讯员 王海洋)近年来,昌邑市龙池镇持续实施以“红”育“廉”工程,将传承红色基因与廉政文化相融合,倾力打造红廉基地、红廉讲堂、红廉队伍、红廉龙乡,擦亮“红廉”文化底色,锻造“红廉”文化品牌,增强“拼经济、促发展、守底线”的精神动力。
深耕红色沃土,倾力打造“红廉基地”。发挥红色资源优势,将红色教育寓于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投资5亿元打造以昌邑市委党校新校和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基地为核心,以星火瓦城、英雄白塔、红色马渠三个片区为轴线,将全武红色博物馆、抗日殉国烈士祠等8个红色教育基地串联成线的“一心、三区、八点”“红廉”文化教育基地,年接待团体760个、10万余人次。
用活红色资源,倾力打造“红廉讲堂”。组织开展以“参观红色展馆、走访革命旧址、重温入党誓词、聆听红色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红廉讲堂”,通过推动“红廉”文化入脑入心、塑形铸魂,帮助“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和引导全镇广大党员干部赓续初心使命,增强奋进之力,展现时代担当。截至目前,全镇共举办“红廉讲堂”80场次,7900余名党员干部实现“红廉”文化教育全覆盖。
赓续红色根脉,倾力打造“红廉队伍”。从退伍老军人、退休老教师和老干部中选聘组建“红廉志愿者”讲解队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升红色故事的穿透力和感染力;选派20名年轻干部组建“红廉”基地讲解员队伍,确保每名“红廉”讲解员都能为党员干部群众讲好红廉故事;组建“小小红廉解说员”队伍,带动和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热爱“红廉”文化,传承“红廉”基因,争做“红廉”传人。
厚植红色底蕴,倾力打造“红廉龙乡”。深入实施以“红廉”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医院、进乡村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活动,持续开展以“送廉到基层”为主题的文艺汇演、技艺比赛、主题党日等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红廉”之花开遍龙乡大地。在“红廉”文化的滋养下,镇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信访举报总量逐年下降,群众满意度综合测评成绩一直稳居昌邑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