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马坤 高骞蔚 魏淼)为更好践行“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初心和“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的使命,今年以来,峡山区教育系统深化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育人改革,构建起全员全程全环境育人机制,大力实施“1234”工作法,用思政铸魂,“唱响”教育领域党建好声音。
把好“一个主调”。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明确思政教育由党支部直接指导,配备党建指导员16名,实现党的领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覆盖。健全团队组织架构,成立团组织38个,少先队组织289个。立足济宁市尼山圣源书院、潍坊学院郑玄文化研究院平台,围绕“朱子文化”“卢志英精神”“出类拔萃文化”和“郑玄文化”4个特色育人“基因工程”,组建起强有力的党建引领、思政铸魂育人“大联盟”,开发“红色传承”实践教学路线图,搭建全环境思政铸魂育人“螺旋”模型。聘请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教育干部为中小学生思政育人导师,依托“三会一课”、每月主题学习日、每月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思政教师理论学习,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
坚持“两个和弦”。坚持“思政课程”教学层次性和整体性相统一,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想道德发展需要,举办全区道德与法治单元整体教学培训,提升思政课堂教学育人效果。认定各级思政课“金课”30余节,评估24节“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评选思政教育创新项目8个,3个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成果被认定为市级示范项目;申报爱国主义示范校5所,建立区级中小学思政铸魂育人现场教学实践基地2处。邀请市公安局峡山分局干警和法制中心专家进校园,为广大师生讲授法制思政育人课,丰富“课程思政”组织形式。
推进“三个音程”。织密党建领航、思政共建网络,挂牌思政名师工作室8个,配备区级思政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11人,领衔教师54人。指导全区思政课程创新改革和思政铸魂育人建设。发挥共青团德育课程思政铸魂育人实效,潍坊实验中学全体团员同上“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开学团课,举办“我心向党——红歌唱响中国梦”合唱比赛活动,激发师生爱党、爱国情怀。岞山实验学校、皂角树小学和留戈庄小学组织“听党的话 永远跟党走”少先队新队员入队仪式,营造起党团队一体化育人氛围。
抓好“四个音符”。统筹“四史”教育,实施思政课户外课堂创新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政实践活动。组织思政教师赴高新区举行思政育人区域联合教研活动。郑公实验学校、岞山二小、辉村小学、丈岭小学组织师生赴博陆山山阳战役、岞山火车站、丈岭战役遗址等地,开展爱党、爱国主题教育研学活动。峡山二中思政工作室成员集体赴卢志英烈士故居,开展“同城大课堂”现场教研交流;王家庄实验学校思政教师录制《长留肝胆照青史》授课视频,在全区开展视频情境教学360余场。峡山271双语小学和赵戈小学开展“传承长征精神”户外红色教育30余次,打造行走的“党史教育”大课堂。潍坊峡山凤凰学校师生代表120余人参与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频道共同打造的《云上思政课》系列融媒直播线上课堂。从阵地、平台、载体和品牌四个方面实现同心联轴、共建共享,切实提升思政教师队伍专业化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