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铸魂育人的澎湃动力,青州实验中学——

特色党建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元超
      通讯员 马光伟

  近年来,青州实验中学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持“公善勤实”校训,积极践行“学生至上”价值观,打造“党旗红+育新人”党建品牌,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铸魂育人的澎湃动力,党建品牌建设成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高擎党旗,筑起时代育人新高地
  青州实验中学党委高擎党旗,全力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建阵地建设、文化建设、机制建设和队伍建设,牢固树立“支部建在一线”的鲜明导向,开展“三化聚三力”活动,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机制增活力,坚持“四个服务”要求,实现育人方式不断转变,党建工作成为学校品牌化建设的有力支撑。202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了潍坊市铸魂育人示范校、潍坊市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示范校、山东省课程改革示范校、山东省文明校园等20余项省、市级表彰奖励。
  青州实验中学各党支部高擎党旗,将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推进年级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强大动力。党支部建在年级上,包级校长兼任党支部书记,选拔德才兼备的级部主任担任党支部委员,强化了党支部书记带头抓党建、带头抓教育教学的“双带头”机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2022年以来,教学二支部、教学三支部分别获评“五星党支部”“红旗党支部”;15名党员教师获评青州市教书育人楷模、优秀共产党员、教体系统红烛先锋、党建品牌教师和青州最美劳动者、青州工匠;50多名学生被评为省、市级优秀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32名学生被评为青州市优秀团员、青州市新时代好少年。
  “三个坚持”,构建融合育人新格局
  坚持党建与团建相融合,育人引路有党员。青州实验中学党委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坚持守正创新提升铸魂育人实效。在校党委领导下,校团委广泛开展了书记讲团课、国旗下讲话、“民族精神代代传”“我与祖国共奋进”“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基因”等系列主题活动,组织的“红心永向党”青年团员入团、“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等活动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山东广播电视台展播,引发热烈反响。
  坚持党建与教师队伍融合,师德引航有党员。该校党委围绕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总目标,树立“责任体现人品、绩效证实能力”的用人导向,优化教师团队结构,拓宽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全面调动教书育人积极性。该学校党委把党支部作为教师团队建设的领导核心机构,探索建立起了“以党建促师德,以师德强党建”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塑师德”和“强师能”齐抓共管、共融共通的管理新导向。
  坚持党建与教学相融合,专业引领有党员。该校通过全员、全课程、全过程讲思政,搭建思政大教研、同城共上一节思政课、强国思政课等多种平台,坚定了师生的理想信念,提升了师生的思政能力。党员教师带头搞课改,构建起了“目标导引+任务驱动+评价贯穿”的新课堂,变“讲堂”为“学堂”;党员教师带头抓教研,形成了“四备二思一研”校本教研范式和“三全四式”新课堂评价策略。近年来,青州实验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育人生态发生了质的变化。
  “五个引领”,凝聚党建育人新伟力
  阵地引领提升了党建育人的组织力。该校党委以过硬支部创建为抓手,先后打造了校园红色广场、励志长廊、红色走廊、价值观文化墙等“红色”教育阵地,将党建文化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思想引领提升了党建育人的向心力。该校党委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价值体验三个层面加强学校文化构建,让学校形成独特的精神文化场,让全体师生乃至家长看到学校的未来、自己的未来,产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激情与动力。
  活动引领提升了党建育人的统领力。该校党委构建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四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开展了庆祝建团100周年、喜迎“二十大”等系列主题活动,引领广大师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升“红心向党”铸魂育人效果。
  项目引领提升了党建育人的战斗力。该校党委坚持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思路,立足实际先后推动实施了空间革命、餐厅改制、人事改革、课堂改革、课程体系建设等五个项目的系列改革,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风引领提升了党建育人的影响力。该校党委推行“五个严格”要求,严格落实党委政治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制度,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制度,严格服务标准和服务质量,进一步锻造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担当作为的思想境界,形成了“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干给一级看,级级抓落实,人人作贡献”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