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大观学校
不断探索生命教育 让孩子们向光成长

(2023年11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宋玉璐 通讯员 谭萌)学校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学生站在最中央”是高新区大观学校践行生命教育的宗旨。为强化生命教育意识,探索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高新区大观学校依据学校办学实际,积极探索实践,不断构建学校生命教育新样态。
  文化润泽、活动体验,唤醒生命教育情怀。践行生命教育,大观学校以学生成长需要为导向,积极创建广场文化、连廊文化、教室文化、楼道文化等人文景观,将“一切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办学理念与校园环境建设进行有机整合,系统构建“七彩育人文化阵地”。确定学生多元发展目标,通过“七彩课程”“七彩活动”“七彩评价”等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求,给予学生更多选择的可能和自由成长的空间。持续开展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素养,形成了26个校级精英社团、42个级部精品课程的格局,并不断加大课程素养化的改进力度,扩大社团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实现“人人有社团,个个有活动”的目标。学校每年的校园主题活动异彩纷呈,科技节、劳动节、体育节、读书节、艺术节……每一个“节”都主题鲜明,成为学校的闪亮名片,各种活动以赛代学,校园成为学习场。该校时刻关注生命、尊重生命,贴近生命的需要,回归了教育的本真,大观学校也成为首批潍坊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试点学校。
  专设课程、开发资源,形成“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抓手,为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大观学校积极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1+4+X”的生命安全健康教育体系,内容涉及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传染病预防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安全应急与避险五大领域,并开发与之配套的生命教育资源包,如教学资源库、游戏、图画书、智能学习终端等。畅通生命教育路径,开设心理咨询室、校长信箱、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医务室等,为有需求的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以路径建设深入推动生命教育落地落实。借助市、区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向学生和家长推送幸福路家庭教育平台的系列课程;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开设“观·心课堂”“家长课程”栏目,宣传生命教育新理念,引导家长协助共同解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更好地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联系社会志愿组织和医院定期走进学校,开展心理健康、防溺水、保护女童等讲座。由此,该校形成了以学校为中心,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网络。
  面向全体、关注个体,探索生命教育实施模式。在对象上,学校生命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和关照特殊相结合;在实施上,坚持以发展性、预防性为主,把发展、预防和对特殊群体的干预结合起来。该校实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制度,积极开展学科联动、教师家访等活动,全面推进做好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此外,每班每学期都会进行特殊群体、特异体质学生的摸排,依据学校关爱特殊群体学生总计划,各班制定班级关爱特殊群体活动计划,详细规划好各个时间段的行动步骤,让关爱特殊群体学生工作落到实处。在专设生命教育课程的教学中,以活动为主体,围绕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践行体验和拓展延伸等环节,把认知、体验与实践结合起来,使生命发展融知、情、意、行于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