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高宁宁 刘超武)近年来,潍坊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和市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努力打造数字人大平台,持续助力“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作表率”代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在创新代表联系服务群众、更好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等方面积极探索实践,推动代表履职更精准、更便捷、更高效。
建立数字履职档案,激发代表履职动力。建设潍坊人大代表履职平台,开发“代表履职通”小程序,对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出席会议、审议发言、提交议案及闭会期间联系群众、提交建议等履职活动进行详细记录,生成代表履职档案,量化考核评价,调动代表履职积极性。在代表履职平台助力下,代表主题活动深入开展,各级代表履职热情高涨。数字人大数据分析平台显示,2024年以来,市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建议360件,比去年全年多71件;去年以来,500余名市人大代表参加“行使职权”“岗位建功”“建言献策”“联系群众”“社会公益”等活动1.9万余人次;代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平台推送各县市区人大创新实践和特色做法,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推动形成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志愿服务”“代表+网格”等经验做法76项,构建起了“一县一品”的工作格局。
搭建网络“双联”平台,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创建人大代表联系选民群众网上新渠道,打造“码上见代表”平台,将642名全国、省、市人大代表划分所驻县市区“线上代表联络站”,选民群众通过人大代表履职通小程序或者扫描二维码进入对应的代表联络站,打破代表线下接待选民的时空限制,实现代表、群众“零距离”相互联系、便捷沟通,推动群众要求和代表建议意见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2023年以来,通过“民情码”收集各类问题1500余件、办结1430件。创建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网上新渠道,为人大立法、调研和专题询问提供有效数据支撑。202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调查问卷模块向市人大代表发放潍坊市优化营商环境调查等问卷,收回问卷1000余份,收集意见建议400余条;通过地方立法征求意见模块对《潍坊市海绵城市建设条例》《潍坊市防汛工作规定》等征求意见100余条,让民主表达更通畅,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路径更宽阔。
打造“会议通”系统,提升会议质效。借助“会议通”系统,常委会组成人员只需携带一台平板电脑即可在线阅文、参加会议及表决、打分、评议。系统启用以来,已服务主任会议72次、常委会会议59次,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会议共158次,传输文件6000余份,减少纸质材料印制50余万页,表决各类决议决定、任免事项等79次,进行满意度测评7次。在线阅文功能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充分准备审议意见、提高审议质量提供有效的服务保障,大大节省了机关开支。电子表决功能保障常委会组成人员匿名表决,缩短了会议时间,提高了会议效率。
数字平台的应用,让人大工作由线下扩展到线上,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人大实践新路径。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将围绕市人大常委会中心工作,重点在拓宽“双联系”渠道、发挥专业代表作用、各级代表协同联动等方面持续发力,规划开发“三联系”等系统,与县级数字人大平台联动,实现各级代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不断提升新时代全市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实力强品质优生活美的更好潍坊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