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06版:汇聚奋进力量 建设更好潍坊

昌邑市北孟镇第一中学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
学科作业设计理念

(2024年07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孟一中注重校园建设,校园环境整洁有序(资料图片)。
  本报讯 (通讯员 刘华林  刘德超 宋建明)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昌邑市北孟镇第一中学在核心素养下学科作业优化设计和传统作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使作业目标的设计更加多元化、作业内容更加开放化、作业效果更加持久化。
  该校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前提,以“五育融合”为原则,建构高质量的作业体系,完善多元化的作业评价目标,真正帮助学生在作业中学会自主学习。
  立足新课标,关注学生素养发展。学校成立联动作业管理机构,探讨“双减”政策和新课标下作业设计目标;突出探究性作业设计,发展学生的综合逻辑思维;突出作业的分层设计,关注学生差异发展。顶层设计由校长室、教务处来把握,学科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根据学科特点具体负责本学科作业;级部主任统筹协调本级部各学科的作业,做到“分层同质、同层达标、特色作业、个性化调整”;班主任协调本班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把握作业的完成时间和时效,把控好每日的作业量。学校形成了横向和纵向的立体联动机构,根据教学时段、学生情况来实施作业的设计,达到优化作业的成效。立足课程,设计不同梯度任务,作业内容丰富多样,项目成果异彩纷呈。以知识链接和迁移为依托的思维导图,在历史的联系中感受历史的进步与发展;以乡土资源的挖掘和设计为支撑的文创设计,在对家乡的赞叹中领略家国之美。
  学生自主学习与相关学习资源支撑相结合。老师甄选部优或省优课程,整个年级的学生都使用该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反复使用的特点,要求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反复观看学习。课后答疑途径多种多样,有微信答疑,有平板响应答疑,也有微视网上讲解疑难问题。作业分析途径也多种多样,有钉钉直播,也有平板录微课,用WPS录屏功能进行作业分析。
  表现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作业设计与评价反馈是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重要依据。为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老师们勇于创新,在作业布置和评价上下功夫,例如地理组在学习完《中国的产业》后,设计开放性题目“我是产业家”,建议学生搜集潍坊市或各县市区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依据各类产业的生产特点,结合生活感知猜测这些产业布局在哪里,分析影响产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写出结论并分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