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通讯员 孟林平
“张书记,我家的水费和实际用水量总是对不上,每个月多交不少钱,这个问题您得帮着看看啊!”近日,在经济区北城街道东庄家村“支书答理”工作室内,村党支部书记张宝龙正在接待来访村民。
随后,张宝龙和村委成员第一时间前往现场进行了查看,发现水管完好,恰逢近期召开“阳光议事日”,东庄家村就该问题召集村民、党员代表进行了商量后一致同意,决定由村委出资为该户更换水表,看是否能解决该户水表跑数多的问题。水表更换后,该户水费和用水量不符的问题成功解决。
为确保群众“话有处说、苦有处诉、理有处讲、事有人办、难有人帮”,街道在辖区29个村设立“支书答理”工作室,安排村党支部书记“定期坐班”,接待来访村民群众,为其答疑解惑、纾困解难,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针对群众询问较多的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民政社会救助等政策性强的问题,街道安排相关部门站所梳理制定“明白纸”,通过社区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双线坐班”的方式,让村民求助办事“不跑空”、解决问题“不空跑”。
为达到“支书答理”工作室“只进一个门,办事一次成”的工作目标,街道在村党支部书记教育管理方面打出“组合拳”。组织“书记讲堂”“书记讲给书记听”活动,让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登台谈做法、讲体会、晒成果,定期组织开展“对标交流”学习活动,“示范村”和“创优村”之间形成共建共治“对子”,在经验共鉴、做法共享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在塔寺庄村,一村民不幸罹患癌症,治疗费用高昂,家属想要申请救助却摸不清头绪,为此,该村民来到了“支书答理”工作室寻求帮助,村党支部书记高华强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为其申请了临时救助和重病单人保,解决了该村民治病就医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支书答理”工作室共接待村民群众300余人次,提供政策咨询百余次,受理信访、化解矛盾、解决问题70余件,切实托起了群众幸福生活的“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