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西村:以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村庄

(2024年08月2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刘玉廷

  初秋时节,记者走进寿光市洛城街道屯田西村,看到道路整洁、绿树成荫,一栋栋富有特色的高层楼房整齐排列,党群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曾经是弥河岸畔世代耕作的农业村,如今成为闻名遐迩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屯田西村每年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我们以党建为引领,把经营企业的理念运用到经营村庄中,逐步实现‘平房变楼房、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屯田西村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葛茂学说。
  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就像一个拥有超强能力的团队。2015年完成村庄改造后,屯田西村以党建为总抓手,通过建立党员自律公约监督平台,把全村99名党员全部纳入监督,每名党员一个二维码,让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看得见,打造能干事、善成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开启了一条以精心经营、精准服务、精细管理、精致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四精”发展之路。
  房子建好了,居住环境也变好了,下一步怎么做?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盼,增进人民福祉成为屯田西村的重点工作。
  秉承“服务就是最好的治理”的理念,屯田西村党总支在精准服务村民上做文章,建立了党群服务中心、青少年培训中心、地下文化活动中心、综治物业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警务助理调解中心“六大中心”,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为让村民适应从平房到楼房的生活习惯,该村还推行了“红旗楼道”和“美丽庭院”两项评选,由村里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表彰奖励,形成户户讲文明、人人守规矩的新风尚。
  打造新引擎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更有“钱景”,2023年屯田西村实现村集体收入3400万元。
  “‘福利票据化’是我们探索的一个新点子,社区改造后,村集体留下9万平方米沿街商铺,我们改革福利发放办法,把发实物改为发票据,群众用票据在沿街商铺消费,商家定期拿票据到村里兑付现金,既满足了群众需求,又刺激了商铺消费,一举多得。”葛茂学说。
  从长远考虑,屯田西村坚持把资金当本金“封闭运作”,把现金变成固定资产实现村级资产保值,用固定资产产生的利润维持社区运转和村民福利。他们将社区改造余下的近2亿元资金,投资建设了明德学校,实现年租金1300万元,之后又投资建设了屯田学校,年租金600万元。这样一来,流动资金变成了固定资产,既有稳定收入,还能持续增值。
  社区改造后,村民们陆续转行,但也有村民想继续种大棚。本着“不让一个群众掉队”的理念,屯田西村在寿光探索首推了“飞地经济”,由党总支牵头,村民自愿参与,在化龙镇建起了高标准农业园区。如今,园区内每个大棚年收入20万元,“白天当农民、晚上当市民”成为屯田西村村民的生活新模式。
  用文化产业引领村庄经济转型升级是屯田西村为村庄治理聚势赋能的另一项探索。2020年,屯田西村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了面积4500平方米的仓颉汉字艺术馆。艺术馆以汉字起源与演变为主线,通过甲骨、陶罐、青铜器、竹简、木牍、帛书、拓片等器物上的文字,展示了汉字的美妙、博大和智慧。依托汉字馆他们还成立了“屯田西”中国汉字研学基地,培育了一条文旅融合的增收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