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赛
力与美兼具的健美操、活力四射的花样跳绳、紧张刺激的球类运动……初冬时节,在潍坊广文中学校园内,多彩的大课间活动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活力溢满校园。
潍坊广文中学作为潍坊基础教育高地,始终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多年来,学校在践行“厚德·广文·笃志·强身”校训的同时,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探索设计了形式多样,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力大课间”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校园体育氛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学校不断推进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革新与发展,积极引入了更多贴合学生兴趣与需求的体育项目,把大课间活动转变为‘第二体育课堂’,全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为塑造学生的体育精神与强健体魄贡献了积极力量。”潍坊广文中学校长高克林表示。
“特色+特长”
提高阳光大课间体育锻炼效果
大课间的铃声一响,全校学生鱼贯而出,踢足球、打篮球、跳健美操、练跆拳道……学生们尽情享受着阳光大课间带来的快乐。
为了让学生们在大课间活动中得到更全面地锻炼,学校精心设计了“特色+特长”的活动模式,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擅长的体育项目,自由选择加入篮球、足球、花样跳绳、健美操、跆拳道、田径等六个大课间体育俱乐部,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四个学生自主管理的体育俱乐部和飞盘、击剑、花毽、花样跳绳四个特色体育班级。此外,学校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冰壶、射箭等体验课程。
在“特色+特长”的活动模式下,大课间活动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心态,整个校园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学校还根据体育项目特征巧妙划分了体育俱乐部活动区域。学生们按照规定路线错时入场、退场,确保了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全面保障了学生二十分钟的运动时间。多样化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无缝衔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了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技能+德育”
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运动素养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素养,广文中学积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实施专项化体育教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体验竞技体育的魅力。
“在大课间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大课间的主角。这一举措不仅培养了学生在团队中的角色认知和责任意识,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了对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融入团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潍坊广文中学体育学科首席教师张翔介绍。
不仅如此,为配合“活力大课间”的开展,学校还进一步拓展了大课间体育俱乐部的活动空间、时间和形式,将相关活动、比赛都纳入校园体博会活动体系,并进行统筹规划。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吉尼斯”活动,比拼1分钟内跳绳个数、召开球类运动会等,激励了学生在赛事和活动中精进技能、磨砺意志、发扬精神,营造了充满活力的校园体育氛围。
“目标+评价”
开辟学生自主成长新路径
在全面深化体育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广文中学积极探索“目标+评价”的体育评价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引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自主成长。
学校的体育评价按照常规10%、体质20%、技能30%、自我实现40%四个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其中,自我实现评价占据了最大的比重,成为引领学生自我发展的核心动力。学生将个人目标写入体育成长计划,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修正,确保了目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目标+评价”体系,学生不仅在体育技能上得到了提升,也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体验到了规划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成就感。同时,该体系也引导学生将“学习是我自己的事”的学风融入体育活动中,使他们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追求,真正成为“生命的自我实现者”。
经过学校多年的努力与精心培育,学校男子足球俱乐部连续四年获得潍坊市体育联赛初中组男子足球“第一名”;健美操俱乐部连续五年获得潍坊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校园啦啦操“第一名”;女子篮球俱乐部连续两年获得潍坊市体育联赛初中组女子篮球“第一名”……这些荣誉不仅彰显了学校在体育领域的卓越实力,也体现了广文中学广大师生们顽强拼搏、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展望未来,潍坊广文中学将继续秉承“全面发展,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同时,不断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共同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广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