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春晖
通讯员 隋海英
今年以来,潍坊科技学院医学院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作用,精心铸造“党团共建·阳光护理”党建育人品牌,从思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五方面,充分发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辐射带动作用和“党员名师”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进思想铸魂提升、组织生活提质、群团聚力提效、育人本领提高,统筹整合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公约数,建设规范型、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创新型“五型”支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守正创新 着力思想引领
潍坊科技学院医学院党支部坚持抓制度促党建,抓党建促事业,抓作风促效能。把“三看三比”作为作风建设总抓手,全面把握“严真细实快”作风的丰富内涵,知行合一,切实保证作风转变的新成效。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作,发挥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作用,获得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党建业务技能大赛一等奖、寿光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好党课”一等奖。发起做“一眼看得出来”的党员倡仪,抓紧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化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建引领力量,聚焦党的政治建设;提升文化育人实效,夯实思想建设之基;实施“头雁领航”工程,攻坚提升组织建设;强化正向激励导向,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营造干事创业生态,强化作风建设效能;建立健全岗位职责,完善纪律建设体系;问题清单跟踪问效,巡察整改“见底清零”。
党支部研究制定支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建立四个党建共建示范点。组织全体党员持续开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主题教育,开展“党员讲党课”“党员先锋办实事”等活动,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走深走实。
强化教学改革 打造高效课堂
构建育人模式,搭建育人平台。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名师”示范带动作用,搭建“产教融合、党团共建、合作育人”育人平台,推进“党建引领+培根铸魂+专业赋能+竞赛提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形成“一平台一模式三融合”育人体系。以“两性一度”为目标,聚焦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课、跨学科融合课、产教融合课,“五位一体”纵深推动课程建设与改革;采用“三全四导”教学设计,从医学素养、创新思维、临床迭代、医学探究、反哺回归五个角度,实现“五维同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夯实专业基础,筑牢技能底盘。践行“教+考+管+督+评”五位一体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及知识运用能力;通过实施科学考核方法,采用人性化开放管理模式,“课上情景模拟+课下实操锻炼”相结合,夯实专业技能基本功;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实施方案”,对教师和学生全方位、全过程教学督导,保障实训教学质量;建立教师授课准入制度和“四级评教”制度,加强对实训教学质量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充分保障实训教学质量。
驱动科研创新 赋能区域发展
坚持人才引领,厚植发展动能。强化人才管理,建立“引-培-研-用-留”高层次人才建设方案,外引“可用的”高端人才,内培“可发展”高水平博士,凝聚“可突破”研究方向,推进“可上下”的用才办法,实现“可持续”留人目标,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博士组成的学术队伍。
“三体两翼”并驾,助力科研发展。以“三体两翼”科研发展思路,搭建科研平台,建立科研团队,凝聚科研方向,逐步实现科研服务企业与医院和“创新-孵化”融合发展目标,通过“博士企业行”等活动对接企业和医院,推进技术服务和产学研一体化,推进“新医学”学科发展。
上下左右齐驱,强化卓越管理。强化科研工作卓越管理,实现“上通-下达-左联-右进”。“上通”是积极对接上级管理部门,精通科研项目立项和成果申报政策,提高研究项目立项和成果产出的数量和质量;“下达”是将项目申报流程传达给教师,做好项目过程监督,定期开展调研,了解研究现状、发现困难并及时解决;“左联”是邀请专家、知名教授,为科研人员做项目申报培训或学术报告,提高研究项目水平;“右进”是对于研究项目,建立常态的推进方案,引导教师科学选题、充分论证,提升项目申请书质量。
聚焦培根铸魂 提升育人成效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思政育人。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推进双导师制度,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大思政教育体系。成立“党建掌舵,团建护航”大学生思政育人团队,确保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党建引领团建,聚力融合发展。依托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志愿服务五个维度,将党建工作融入岗位实际、融入教师发展、融入学生成长、融入社会服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党团联动格局。团总支荣获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潍坊市五四红旗团组织”;“天使之翼”志愿服务队获评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团队;“阳光心护、医护易护”获评“山东省易班优秀共建案例”。
立足人才培养、聚焦专创融合。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培训,推动教师把医学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举办创业大讲堂,进行创业政策解读、经验分享、实践指导等,积极组织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全方位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党支部师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银奖1项,以赛促教,不断推进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助力培养具备临床整合思维与创新理念的医学生,保证高质量充分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