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莹 文/图
社区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青州市王府街道积极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大党建”理念,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强化各级党组织主体作用,发动和依靠群众,深化“共同缔造”理念,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天越来越冷了,各家各户有什么困难、对村里发展有什么建议,说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讨论……”12月20日,在冬日午后的暖阳下,王府街道凤山村村民代表在凤凰台生态旅游荷塘旁的小马扎上围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村里的大事小情,凤山联合党委书记张德胜边听边记,与大家共同说着“家里事”“邻里事”和“村里事”,村里的发展路子越说越广,思想意识也越发清晰。
凤山村位于王府街道西南部,三面环山、绿树成荫、山泉成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璞玉之地。多年来,凤山村坚持党建引领,以农文旅融合为抓手,由村党支部领办凤凰台种植园专业合作社,成立凤凰台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打造凤凰台旅游度假区,让“山凤凰”变身“金凤凰”。今年10月,凤山联合党委党群服务中心揭牌成立,以凤山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上石皋村、前石皋村、后石皋村、王魏南村、孙魏南村五个村庄,串珠成线、连线成片,促进乡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抱团发展,构建示范引领、全面崛起、深度提升的跨村联建发展新格局。
村子变“大”了,如何及时了解群众心声,成了凤山联合党委亟待解决的问题。凤山联合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民主议事”工作机制,通过“马扎议事”“凤凰夜话”等形式,将“话语权”交到群众手中,充分调动群众自治积极性,重点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起坐马扎,我们和群众做到‘零距离’,群众愿意说,我们干得更有劲。”王府街道党工委委员刘琛感叹道。
大事小事群众事,支起马扎来商议。依托每月开展2次的“马扎议事”,村民心中的问题不积压,让潜在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批民生实事。截至目前,“马扎议事”共收集社情民意215条,调解纠纷18次,成为紧密联系群众、化解矛盾的桥梁和纽带。
一个和谐美好的社区离不开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关爱与帮助。王府街道马驿山社区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广泛吸纳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组建7支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擦亮“绚丽马驿山、七彩睦邻坊”志愿服务品牌。
为推动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马驿山社区联合青州市福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蓝智启航志愿服务项目,为辖区内的老年人提供基础照护、生活照料、探访关爱、健康管理等服务。引进青州市第一家鹿非马社区成长中心,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创新社区带娃新模式,探索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的儿童友好社区“教联体”。打造马驿山书屋,为不同年龄段孩子提供藏书2万余册,并设立AI智能学习体验中心,让辖区儿童在家门口浸润暖暖书香。
同时,社区联合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爱心充能驿站”,让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可以在这里歇歇脚,喝一口热水、吃一顿热饭。目前已有11名外卖小哥和6名快递员被选聘为社区“兼职委员”,实现了温暖与爱的“双向奔赴”。
“我们联合辖区内11个驻区单位及32家‘幸福合伙人’,配备76名专兼职社区工作人员,共同缔造了‘社区工作者+兼职委员+幸福合伙人’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结合‘敲门入户2.0’行动,及时掌握特殊群体家庭状况。”王府街道马驿山社区党委书记王巧珍介绍,今年以来,马驿山社区共走访社区居民661户,征集居民意见建议119条,解决居民身边事183件。
基层综合治理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重要工作平台,是深化平安建设的重要支撑。王府街道聚焦社会治理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以“大综治”建设为抓手,高标准规划建设集一站矛调、法治信访、智慧综治、司法普法等功能于一体的潍坊市首家镇街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动有限力量由散到聚、集零为整。
创新打造王老师调解室、“访调援”工作室、国良说法室、春兰暖心室四个品牌,今年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3起,化解欠薪纠纷161起,帮助讨回欠薪款274万元。“小到邻里纠纷、夫妻拌嘴,大到购房纠纷、工资纠纷,到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都能调解。”成为大家的共识。
“基层治理,说一千道一万,关键是解决群众的实际需要。我们积极推动社区‘共治’模式的调整,只为将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精准地做到群众心坎上。”王府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孙翠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