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波:楹联辉映晚霞红

(2025年01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孙波在中国楹联文化公园内与市民交流楹联文化。
  □本报记者 郭超 文/图
  楹联,以其独特风格扎根中国古典文学土壤。潍坊作为文化名城,诞生了大量楹联精品。它们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今年61岁的孙波,自七年前接触楹联以来,与同仁一直热衷楹联文化的学习、创作及推广。凭着一腔执着和热爱,他们让“楹联潍城,诗意潍州”的品牌在全国打响。
  “壮丽九州,联句两行今烂漫;风流一代,征途万里再辉煌。”在中国楹联文化公园内,一副副朗朗上口的楹联佳作,成为彰显城市文化的一抹亮色。近日,孙波驻足于此,与市民亲切交流楹联文化。
  提起楹联,人们都不陌生。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韵悠长,意蕴深远。贴春联、婚联、寿联、新居联等,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而一副好的楹联,在平仄、音韵、对仗中,能充分体现作者的个性、学识和情感。
  孙波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2018年,潍城区教体局成立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孙波任主持人。楹联不易作,字字见功夫。起初,孙波并不了解楹联的诗律,但他并不气馁,静下心来品读楹联佳作,常与同仁切磋交流。久而久之,他写出的作品便有了生命力。《秋色入林红暗淡》《云联沧海千山碧》《展文明风采,写奋斗诗篇》……孙波创作的大量楹联作品发表,一字一句都流淌着他对潍坊的热爱。
  孙波自与楹联结缘以来,不断挖掘楹联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推动楹联研究和创作迈上新台阶。彼时,我市楹联文化推广处在发展阶段,孙波在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陈宝玉带领下,与广大党员、老教师行走在推广楹联的路上。普及、传播和提升楹联文化,于孙波而言,是爱好,更是使命。
  “长风骀荡排雁阵,雏凤清于老凤声。”孙波及同仁在推进楹联进校园、进课堂、进课程、进社团、进试题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由孙波执笔完成的潍城区“百师千生计划”取得明显成效,30所中小学获评“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由孙波主持,坚持每周线上讲课与创作,打造了一支过硬的“潍城百师诗联”团队;线下由孙波牵头,对城区27所创建学校进行教师培训。两种方式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基层楹联骨干,真正实现让楹联文化落地生根。
  2023年3月,孙波和课题组成员向全国中小学对联教学实施方案研讨会提交的《中小学生对联60课》等,受到与会人员广泛好评,大会决定在全国推介,这给孙波带来了极大信心。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楹联队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楹联文化呈现出高雅与通俗、传统与创新融合并进的景象,这与孙波等人的辛勤付出密不可分。此外,潍坊的楹联文化亦成为城市一张“烫金”名片,吸引了大连市、太仓市、烟台市、济宁市、东营市等全国各地的楹联文化爱好者前来“取经”。
  孙波作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潍坊市老干部诗词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实际行动推动楹联文化在基层广泛传播。正是凭借这份努力和付出,他荣登全国楹联教育精英榜,荣获全国联教先锋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