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而优”转向“高精尖”

——滨海区中小企业“育苗造林”工程结硕果

(2025年01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忙碌。
  □本报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马尧轩 文/图

  “我们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消防管路、排水系统、石化管路以及军工船舶、地铁、机场、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和智能农田灌溉系统等领域,其中‘自密封系列管阀’产品已经形成了专利群,授权有效专利达到了100多项,在全球布局稳步发展,产品在国外市场达到70%以上,辐射欧盟、北美、中东、南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前,山东莱德管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照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山东莱德管阀是滨海区专精特新企业的代表,专注于研发生产自密封智能管阀,在流体自密封技术领域有着国际影响力,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多项称号。
  在滨海区,像山东莱德管阀一样在细分市场领域占据领先位置的,还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海王化工、天一化学、中汇化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德浩化学、双星农药,省瞪羚企业新和成氨基酸、裕滨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龙头”企业。他们在滨海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已经成为滨海打造千亿级优质产业集群的“新主角”,在“专精特新”的竞技场上争奇斗艳,在区域工业光谱中显得格外耀眼。
  专精特新企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滨海区坚持把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提高产业竞争能力、锻造制造业韧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筑牢经济增长基础的关键之举,大力实施中小企业“育苗造林”工程,以服务链激活产业链,构建“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瞪羚-小巨人”的梯次培育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滨海区的支持帮扶下“鱼跃龙门”,成长为冠军龙头、行业巨人。
  “我们建立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库,重点关注规上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根据区内企业发展情况,针对性开展政策宣讲,指导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专精特新、瞪羚企业、单项冠军等。”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化转办主任于飞介绍。
  在此基础上,滨海区为企业配备服务专员,及时了解企业困难和诉求,并全程跟踪解决。同时,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搭建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以“专精特新”为导向开展大招商,结合自身实际,利用一切资源优势,积极服务企业走上“专精特新”之路。
  截至目前,滨海区19家企业共计21个产品获评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71家、瞪羚企业18家、隐形冠军企业39家、创新型中小企业58家。“冠军企业”持续扩容,科技中小企业“雁阵”腾飞,上市企业加速成形,滨海区专精特新企业链式集群化发展,已经成为引领滨海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滨海区强化优质企业培育,聚力扩量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集聚创新资源,贯彻落实服务保障政策,让这些质量效益高、带动作用强、发展后劲足的企业,成为滨海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为滨海区迈向工业强区提供强劲动能。”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郭斯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