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秉政
雷锋精神,不仅是对雷锋的言行和事迹所表现出来的先进思想、道德观念和崇高品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更是已升华为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崇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为人们所敬仰和追求的精神文化。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永放光芒。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雷锋在辽宁抚顺因公殉职,其事迹率先从军营出发,逐渐在辽宁省内传播开来。1963年2月初,首都各大报刊开始刊登雷锋的日记摘抄。2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发出通知,号召全军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雷锋的活动。2月15日,《共青团中央关于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教育活动的通知》印发。1963年3月2日,《中国青年》第五、六期合刊“学习雷锋同志专辑”正式出版,率先刊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3月5日,《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转载题词后,学雷锋活动迅速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兴起全国性学雷锋热潮。至此,1963年3月5日成为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纪念日,后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1993年12月,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自2000年起,每年3月5日又被设立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6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持续深入,雷锋精神广为弘扬、赓续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忠诚于党、奉献祖国、服务人民。
雷锋短暂的一生,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谱写出一部绚丽多彩的人生诗篇,树立起一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丰碑。雷锋做好事,为人民服务,决不是靠一时的热血和激动,而是坚持不懈,始终如一。无论在哪里,他从不降低为人民服务的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突出、最动人、最完美的主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既反映了雷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品德和风格,又反映了雷锋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2015年8月,在陪父母去抚顺探亲时,我们特地去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亲眼目睹《雷锋日记》真迹和有关雷锋遗物、雷锋事迹展等,深深感动不已……
雷锋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雷锋精神被纳入其中。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雷锋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更好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我们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倡导雷锋精神,是因为雷锋和雷锋精神中蕴含着永不褪色的价值。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努力把雷锋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演绎出不平凡的善举,让雷锋精神闪耀着灿烂的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