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赛 通讯员 王飞
从促进文旅消费提档升级到多元化要素融入,再到塑优人居配套设施……高新区以民生为基、发展为要,打造宜居宜业城市环境,用民生“温度”标注发展“高度”,积极打好改善民生革新硬仗,持续优化发展“软”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动力、添活力。
春来潮涌,万象更新。高新区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众多知名星级酒店品牌入驻。截至2024年底,高新区已有五星级旅游饭店2家,四星级旅游饭店5家,三星级旅游饭店2家。“与普通酒店相比,星级酒店能提供更优质服务,是城市旅游宣传和商务活动的重要窗口,为高品质城市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牟海滨说,力争2025年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进一步提升,通过住宿业的整体提档带动全区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高新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全力绘就城市多元化、国际化新画卷。漫步城区,东方路、东风东街等多处路牌道路名称及市人民广场、市文化艺术中心等重点单位、景点名称下方增添英文标识;全区重点医疗卫生机构、重要文化体育场馆、四星级以上酒店等大型综合体,也逐步实现了双语标识覆盖。未来,还将在主要广场、景点新增中英文简介,于细微处彰显城市品质、厚植文化底蕴。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让高新区颜值气质“内外双修”同升华,实现“面子”“里子”同步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
在高新区,人们的“衣食住行”尽享舒适便利,在社交和运动休闲方面的体验更是锦上添花。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小广场、公共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让居民出门就能开启愉悦的健身之旅。
“我喜欢运动,来潍坊前听朋友说在高新区生活很便利,就选择在蓝色智谷附近住下。”来自塞尔维亚的外教萨维奇说。说及闲暇时光的消遣,萨维奇轻松地说:“一般午休时间来园区买杯咖啡,傍晚会去口袋公园散步或与人‘切磋球技’,在这里生活,我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基本不用改变。”
高新区提升设施环境品质,不仅让居民日常休闲有了好去处,更使整个城市精气神焕然一新;建设和引进精品咖啡店、西餐厅、无国界料理等商业设施,营造多元化国际消费场景,让各国友人都能在这里获得归属感,尽享美好生活。
高新区凭借国际视野、科技创新和开放交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和海外专家前来工作和生活,企业人才加速聚集,一幅宜业宜居的城市锦绣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