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美术课堂学习情境营造的实践探究

(2025年03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崔鹏飞

  《艺术课标(2022年版)》指出,教学要“注重感知体验,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笔者对应课标,围绕课堂学习情境的营造,做了以下实践。
  提炼核心素养。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单元设计应达成核心素养的要求,设计有助于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活动,并将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搭建学习支架。基于单元项目教学,围绕目标、内容、情境、方法、成果等方面搭建学习支架,明确思考方向,包括核心知识的整体与分段预设,任务单式学习指南的布局,感知、体验、评价的情境架构,理解、创造的结构化组织与设计,作品、观念的展现与表达。
  转换切入方式。情境的转换要有关联、有层次,统一又有变化。以《光的追随者》单元教学为例,该单元以“追”作为导引,第一阶段“跟着莫奈去追光”结合印象派音乐与诗化的语言,引导学生在综合感知中追逐光色之美,营造跨学科融合的沉浸式欣赏体验情境。第二阶段“印象中的风景”取景于家乡,通过与大师对话美术观察与表现的方式,走进自然风景实境写生。第三阶段“以材料之名”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创意表达,在开放的展创空间中进行综合探索。三个阶段情境转换的切入统领项目化学习全过程,逐层建构在临摹中感受、在写生中发现、在创作中探索的学习方式。
  关联情感表达。将德育融入单元关联情境之中,营造具有现场感的情感触动和充满生活情怀的氛围渲染,在实践体验中彰显出艺术教育的精神导向。在《光的追随者》单元教学中,首先,关联核心素养,凝练情感表达,认识印象派画家莫奈,体会作品风格和艺术主张之间的关联,体会“追”的精神;其次,关联感知体验,内生情感表达,感受莫奈作品运用色彩表现光影,享受“追”的愉悦;第三,关联项目呈现,激发情感表达,从莫奈的人生经历以及艺术创作中学习运用色彩表现风景,收获“追”的价值。
  学习情境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科学解读新课标理念,还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经验,对项目内容的前后关系进行准确的理解和定位,把握住教材背后的思维与逻辑,找到真正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切入点。
  (作者单位:寒亭区富亭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