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菲
通讯员 徐晓宇 丁赟栋 文/图
碧海蓝天间,高耸的风力发电机与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交相辉映,新能源重卡与自动化桥吊高效协作,山东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持续推进绿色港口建设,通过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及设备智慧化升级,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的创新之路。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装载机作为港口装卸“主力军”,潍坊港区率先实现全流程电动化替代,今年新投入的6台纯电装载机配置大容量高性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组,采用先进的双枪快充技术,仅需1.5小时就能完成充电,充电效率大幅提升,超大容量电池组能支撑设备连续工作6至10小时,显著提高设备使用率,确保港口作业全程不断档。
同时,为推动新能源车辆在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潍坊港与滨海区深耕“零碳港口”拓维升级打造港地互通“绿色走廊”,凸显新能源车辆运输在节能减排、长期成本效益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这条潍坊港至鲁丽集团的公路绿色走廊,年设计运输里程约22万公里,每年计划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6吨。潍坊港为此还新设一批新能源充电桩,对物流车队全面开放,并开通绿色通道,从车辆进港的快速查验,到装卸货环节的优先安排,全力确保运输过程高效顺畅。”潍坊港区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调度室副主任邢亚丁说。
作为国内首个“零碳港口”,渤海湾港潍坊港区依托沿海区位优势,在码头后方及作业区周边布局4台6.7MW风机。截至目前,潍坊港区分散式风电项目总发电量达到2255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万吨。
不仅风力发电带来强劲绿色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港区也全面开花。潍坊港区充分利用粮仓屋顶3万平方米闲置空间,安装装机容量为3.3MW、年均发电量约361万千瓦时的光伏电站,今年截至目前发电量为36万千瓦时,清洁能源使用率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