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产业赛道 激发科创活力

高新区政企合力攀“高”向“新”促发展

(2025年04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诺一迈尔(山东)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资料图片)
  本报讯 (记者 何赛 通讯员 王飞)高质量发展如同体育赛事,既要求速度,也需要耐力。今年以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打好高质量发展“主动仗”,加力突破产业发展、项目建设、科技创新、深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全力“争一流、争第一”。
  竞速产业赛道,打造经济增长新高地。高,代表着高水平、高标准、高要求,促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带动区域经济的不断进步。
  近日,在2024年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年会暨“生产力促进奖”颁奖典礼上,山东奥新医疗“3.0T四肢关节磁共振成像系统”被授予生产力促进(创新发展)奖二等奖。“生产力促进奖”由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重点奖励在产品、技术方法等方面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成果。
  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使命担当下,高新区一手抓主导产业规模扩张,一手抓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形成动力装备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材料和医养健康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航空航天、磁技术、储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塑成优势;高端动力装备产业入选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元宇宙产业入选首批省数字产业集群和省特色产业集群。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力支撑。在全市重点产业链合作项目签约活动上,高新区共签约赛马力储能、银轮汽车关键部件等28个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储能、现代医药等8个产业。
  日前,工信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中,潍柴动力数据驱动的高端发动机智能工厂成功上榜,这是我国智能制造领域含金量最高的荣誉之一。作为全球“灯塔工厂”,潍柴树起先进制造业的新质生产力标杆。
  激发科创活力,铸造科技发展新引擎。新,即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人才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走进潍坊学院,一栋栋教学科研楼巍然矗立。学校外环东路一侧,一座黄灰相间的建筑格外醒目。去年12月,由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牵头、主要依托潍坊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建设的“山东省氮化镓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山东省重点实验室筹建名单。此实验室聚焦服务国家和山东省科技重大战略,为第三代半导体国家战略目标和山东发展需求的实现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高校作为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是创新的重要根基;企业作为推动产业振兴的主力军,是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以校企共建实验室为代表的研发平台,是高新区向“新”发展的底气。
  科创资源集聚,催生“连锁反应”。高新区积极支持头部企业建立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助力构建科创矩阵,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产业集聚。潍柴动力的工业(内燃机)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山东实验室通过工信部评估复核;液流储能、诺一迈尔(山东)、新蓝环保3家企业获批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近500家,为全市最多。
  从企业到产业,从载体到人才,干事创业是城市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高新区实施“高新英才”工程,打出“引才、育才、留才”组合拳,建有7个博士后工作站,全方位筑牢人才“蓄水池”,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同时,高新区还列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园区榜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强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