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赋能 资源共享

我市为教育援疆注入源头活水

(2025年04月08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 (记者 徐艺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生动实践。4月2日,记者从潍坊市教育局获悉,自2023年8月入疆以来,潍坊援疆教师团队以疏勒县八一中学为支点,依托潍坊教育优势输送“改革活水”,创新实施课程、师资、教学“三维赋能”工程,架起鲁疆教育协作的“智慧之桥”,为疏勒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打造“多元共生”课程生态,构建育人新高地。团队深入调研八一中学实际情况与当地教育需求,结合潍坊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的先进理念,在课程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开发出多门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多样化课程选择。
  “青蓝+”模式激活动力,培育师资新梯队。团队实施“1+1+N”青蓝工程,借助集体备课、课堂诊断等途径实施常态化教学指导;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专题研讨等教研活动,为本地教师成长提供了平台。近两年来培养出地区级教学能手2名、县级4名,指导教师获自治区精品课2节、地区级优质课5节。
  教学改革撬动质量跃升,拓宽学生升学新路径。团队搭建“院校-高中-学生”三位一体服务平台,建立38所高职院校联络机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指导,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学经验的广泛共享与传承,带动整体师资水平稳步提升。
  “科研孵化+成果转化”双轮驱动,涵养教育智慧新动能。团队发挥科研优势,指导当地教师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申报工作。在团队指导下,当地教师的课题申报质量显著提升,多个课题成功立项。团队成员积极投身省市级课题研究,主持多项重要课题,并收获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为八一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经验输出×模式创新”双轨并行,彰显教育援疆新范式。近年来,团队成员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论文评比、案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了多项荣誉和表彰。团队的工作模式与显著成果,不仅赢得了疏勒县教育局及其他学校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更为疏勒县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可供参考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