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数据基础设施强支撑

——我市以创新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2025年04月23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张敏
  通讯员 王洋

  数据基础设施,是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对于支撑数据基础制度落地、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浪潮下,潍坊市以创新为引领,围绕数据“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构建起坚实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算力能级持续跃升
  近年来,我市数据中心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市算力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60%以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空天地数据全链条运营项目凭借其创新性成功入选省级重点项目。
  “空天地数据全链条运营项目通过整合‘空-天-地-海-地下’五位一体的数据采集体系,构建了覆盖全域的三维数字底座。”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李云涛表示,该项目深度整合空中(无人机)、天(卫星)、地面(RTK、激光扫描仪测绘技术、工程勘察)、地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传感器、地质图件和钻孔)、海(无人船)等多源数据,实现对潍坊市多要素信息全方位、多层次的数据全链条运营。通过构建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和城市级三维模型,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精准农业、文物保护、城市管理、矿山监测等多个关键领域建立了9大系列,涵盖超过40个精细化产品体系。
  目前,该项目已采集卫星影像2.8万景、地理场景16000平方千米、实景三维数据1800平方千米、地球化学数据198万条。其中,卫星遥感文物监测模式更是在全国范围推广,展现了潍坊智慧。
  政务云平台提质增效
  政务云是数字政府的核心基础设施,为全市政务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基础支撑。作为数字政府的核心支撑,潍坊政务云平台经过多年深耕,已部署300个物理机柜,云资源规模总量约34000vCPU,160TB内存,5PB存储。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全省政务云建设工作部署要求,从加强运行监测、创新技术应用、完善机制流程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降本增效举措,打造全省政务数据中心运行效能标杆。
  潍坊政务云平台不仅承载着全市90余个部门、360多个业务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更在技术创新方面屡获殊荣:在全国政务云综合评价中达到“先进级”水平,获评全国数字化转型应用优秀案例、云原生应用试点优秀案例等,并在工信部“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应用案例”评选中脱颖而出,这些成就标志着潍坊政务云建设已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数据标注产业崛起
  近期,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从深化需求牵引、增强创新驱动、培育繁荣生态、优化支撑体系等方面多管齐下、协同发力,培育壮大数据标注产业。
  奎文区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抢抓国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机遇,培育数据标注企业,打造数字经济新的增长极。其中,山东佳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数据园丁”的姿态深耕AI数据服务领域,打造的千人标注团队,年处理数据量级已达亿级,服务范围覆盖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大模型标注等前沿领域,服务全国30余家AI企业。今年,公司该业务预计创造超亿元产值,新增就业岗位千余个,成为潍坊数字经济版图中的亮丽名片。
  面向未来,潍坊将继续落实市级政务云平台管理办法,持续开展降本增效行动,力争打造全省运营成本极优的政务云平台。同时,前瞻布局各类数据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打造数据标注基地、智能算力中心等一批数据基础设施示范案例,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