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耀中
通讯员 付强 鹿依萍 文/图
“仅用2个小时,我就从个体工商户变成了企业,原字号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都能延续,不用重新办证跑窗口,转型一步到位,真是方便。”5月14日,申领到营业执照后,企业法人徐先生开心地说。当天,奎文区首例通过直接变更方式完成的“个转企”经营主体正式诞生,原“潍坊市奎文区摘星网络文化传媒中心(个体工商户)”成功升级为“潍坊市摘星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奎文区辖区个体工商户集聚,目前存量为6万余户。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很多“个体”往往具有转型为企业的现实需求。以往“个转企”需先注销原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再重新申请企业设立登记,这一过程使得原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成立日期等关键信息无法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给群众办事带来不便。
聚焦这一“痛点”,奎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个转企”一件事改革,打通登记注册、税务、社保、医保、公积金等业务系统,申请人只需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上提出转型申请,即可实现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有效解决了以往“一注一立”方式下成立日期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无法延续的难题,流程大幅简化,提交材料、审批时限压缩80%以上,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铺就了一条“快车道”。“转型后的企业,可继续沿用原个体工商户的基本信息,并保留品牌连续性,有利于业务经营、市场主体资质的形成和积累,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奎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法规科科长刘雪说。
在激活存量市场主体的同时,奎文区还瞄准“首店经济”新赛道,以“一类事一站办”服务吸引优质品牌入驻。近期,小米融合店在泰华商圈开业,办理开业所需的全部审批手续只用了一天时间。审批手续的“提速”,得益于奎文区创新推出的“首店一类事”集成服务。
奎文区将“首店经济”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绿色通道”“专属帮办”“政策直达”等暖心服务,将营业执照、税务、医保社保、印章刻制、食品经营许可、户外招牌设置等多个关联事项整合在一起,实现了在一个窗口办理所有相关事项的目标;涉及踏勘类项目的,借助“云踏勘”平台,实现了远程视频踏勘,取代了传统的现场联合勘验,将审批环节从10个减少到3个。此外,申报材料也大幅减少,从原先的18份精简至6份,审批时限更是从10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
同时,还依托“优商工坊”政务服务体系,为“首店一类事”提供更为全面的增值服务,包括房屋租赁、员工招录、创业补贴申请等。这一措施大幅提高了市场主体的准入准营便利化水平,有效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
“‘个转企’改革和首店经济‘一类事一站办’模式是当前我们服务市场主体的两大抓手。”奎文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传俭表示,今年以来,奎文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通过制度创新、数字赋能和跨部门协同,为个体工商户升级和首店品牌落地提供全链条服务,既激活存量又做强增量,进一步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加速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