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董田田 杨海凤
“转、拧、拼,完成!”近日,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的延时服务课堂上,此起彼伏的欢呼声透着孩子们的兴奋。这所乡村小学把魔方变成课后“魔法道具”,让原本单调的课后时光变得生动有趣,为校园延时服务提质增效开出了“新方子”。
考虑到乡村孩子课外兴趣资源有限,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专门开设魔方社团,按年级分层教学。低年级学生从认识魔方结构、学习基础还原技巧起步,一点点建立兴趣;高年级学生则挑战提速进阶,钻研花样玩法,在一次次转动中突破自我。社团定期举办“魔域少年挑战赛”,孩子们在比拼中切磋技艺,在互助中共同进步。
“孩子现在做事专注多了,遇到难题也爱琢磨了。”家长们的反馈道出了孩子参加魔方社团带来的变化。这小小的魔方,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孩子的能力。魔方每一步还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反复尝试磨练耐心和毅力,成功后的喜悦则让孩子自信心悄然生长。
如今,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的延时服务已从单纯“看护”升级为深度“赋能”。魔方在课后时光里转动,转出的不只是奇妙图案,更转出了以兴趣为导向的延时服务模式。学校用特色课程助力学生幸福成长,为学生们的课后生活增添了亮丽的色彩,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